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口腔科学论文--口腔颌面部外科学论文

BMP2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缝牵引区新骨形成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6-9页
英文摘要第9-12页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第13-14页
前言第14-16页
第一部分 比格犬面中部缝牵引成骨动物模型的建立第16-2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6-20页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第16页
        1.2 牵引装置、牵引方法、测力方法第16-17页
        1.3 缝牵引成骨模型建立及基本操作第17-18页
        1.4 护理与饲养第18页
        1.5 大体观察第18页
        1.6 X线检查第18-19页
        1.7 组织标本的制备第19-20页
    2 结果第20-24页
        2.1 大体观察第20-21页
        2.2 X线片第21-22页
        2.3 组织学观察第22-24页
    3 讨论第24-27页
        3.1 缝牵引成骨技术实验动物的选择第24页
        3.2 牵引装置的特点第24页
        3.3 抗力中心和骨贯穿承力方式第24-25页
        3.4 牵引效果第25-27页
    4 结论第27-28页
第二部分 BMP2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缝牵引成骨区骨改建的影响第28-5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8-35页
        1.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8-30页
        1.2 实验动物第30页
        1.3 实验方法第30-34页
        1.4 统计学处理第34-35页
    2 结果第35-43页
        2.1 BMSC分离培养及诱导分化鉴定第35页
        2.2 CCK-8检测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特性第35-36页
        2.3 Ad-BMP2转染及鉴定第36-37页
        2.4 苏木素-伊红染色第37-40页
        2.5 Masson染色第40页
        2.6 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第40-43页
    3 讨论第43-49页
        3.1 缝牵引成骨技术的原理与存在的问题第43-44页
        3.2 Ad-BMP2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第44-45页
        3.3 BMP2与牵引成骨第45-46页
        3.4 基因治疗促进牵引区新骨生成第46-48页
        3.5 本课题研究的经验及展望第48-49页
    4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8页
综述第58-68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70页
个人简介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GF3在正常和腭裂BALB/c小鼠腭突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差异
下一篇:Sema3A刺激BMSCs膜片对T2DM大鼠新骨形成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