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及符号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一、前言 | 第10-14页 |
二、材料和方法 | 第14-23页 |
1.大鼠RGC的逆行标记 | 第14-16页 |
2.酶解分离大鼠视网膜神经元 | 第16页 |
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 第16-17页 |
4.双光子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 | 第17页 |
5.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 第17-20页 |
6.大鼠视网膜薄片标本的膜片钳记录 | 第20页 |
7.光刺激诱发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 | 第20-21页 |
8.溶液和药品 | 第21-22页 |
9.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23-37页 |
1.MEL受体在大鼠RGC的表达 | 第23-24页 |
2.MEL增大甘氨酸电流的效应由G蛋白介导 | 第24-30页 |
3.PLC-PKC通路参与了MEL的增大作用 | 第30-34页 |
4.胞内钙离子不参与MEL对甘氨酸电流的增大作用 | 第34-36页 |
5.MEL增强光刺激诱导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甘氨酸能eIPSC | 第36-37页 |
四、讨论 | 第37-40页 |
1.MT_2受体通过激活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介导MEL增强甘氨酸电流的作用 | 第37页 |
2.PC-PLC/PKC信号通路参与了MEL所引发的甘氨酸电流增强作用 | 第37-39页 |
3.MEL增大甘氨酸电流的生理意义 | 第39-40页 |
五、总结 | 第40-42页 |
六、参考文献 | 第42-53页 |
学习期间完成的论文和摘要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