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1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位置管理的网络拓扑及移动模型 | 第12-14页 |
1.2.1 位置管理的网络拓扑 | 第12-14页 |
1.2.2 位置管理常用的移动模型 | 第14页 |
1.3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 | 第14-18页 |
1.3.1 2G/3G网络架构 | 第14-16页 |
1.3.2 4G LTE网络架构 | 第16-18页 |
1.4 位置管理中的用户标识 | 第18-20页 |
1.4.1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 | 第18页 |
1.4.2 临时用户识别码 | 第18-19页 |
1.4.3 分组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 | 第19页 |
1.4.4 全球唯一临时UE标识 | 第19-20页 |
1.5 位置管理的研究内容 | 第20-28页 |
1.5.1 2G GSM/3G UMTS CS域中位置区更新 | 第21-22页 |
1.5.2 2G GSM/3G UMTS PS域中路由区更新 | 第22-25页 |
1.5.3 4G LTE网络中跟踪区更新 | 第25-27页 |
1.5.4 2G/3G/4G网络寻呼 | 第27-28页 |
1.6 已有的位置管理方案 | 第28页 |
1.7 位置管理方案的研究现状 | 第28-30页 |
1.7.1 基于运动的位置管理方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1.7.2 基于TAL的位置管理方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1.8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已有位置管理算法对比 | 第31-36页 |
2.1 位置更新方案 | 第31-34页 |
2.1.1 静态位置管理方案 | 第31页 |
2.1.2 基于时间的位置管理方案 | 第31-32页 |
2.1.3 基于距离的位置管理方案 | 第32页 |
2.1.4 基于运动的位置管理方案 | 第32-33页 |
2.1.5 基于TAL的位置管理方案 | 第33-34页 |
2.1.6 其他的位置管理方案 | 第34页 |
2.2 寻呼方案 | 第34-35页 |
2.2.1 并行寻呼方案 | 第34-35页 |
2.2.2 串行寻呼方案 | 第3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基于运动的位置管理方案的开销分析 | 第36-49页 |
3.1 相关的研究工作 | 第36-37页 |
3.2 符号与假设 | 第37-38页 |
3.3 小区驻留时间、LA驻留时间和VLR驻留时间的关系 | 第38-39页 |
3.4 嵌入式马尔科夫链模型 | 第39-41页 |
3.5 基于运动的位置管理方案信令开销分析 | 第41-43页 |
3.5.1 位置更新的信令开销分析 | 第41-42页 |
3.5.2 寻呼的信令开销分析 | 第42-43页 |
3.5.3 基于运动的位置管理信令总开销 | 第43页 |
3.6 结果验证 | 第43-45页 |
3.6.1 n_(vLR)正确性的验证 | 第43-45页 |
3.6.2 n_(HLR)正确性的验证 | 第45页 |
3.6.3 n_(paging)正确性的验证 | 第45页 |
3.7 基于运动的位置管理方案性能分析 | 第45-48页 |
3.7.1 参数设定 | 第45-46页 |
3.7.2 不同参数对基于运动的位置管理的影响 | 第46-48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LTE位置管理中信令开销的分析 | 第49-58页 |
4.1 相关的研究工作 | 第49-50页 |
4.2 系统模型 | 第50-51页 |
4.2.1 移动模型 | 第50页 |
4.2.2 参数设置 | 第50-51页 |
4.3 基于TAL的位置管理方案信令开销分析 | 第51-54页 |
4.3.1 嵌入式马尔科夫链模型 | 第51-53页 |
4.3.2 基于TAL的位置管理信令开销计算 | 第53-54页 |
4.4 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 | 第54-56页 |
4.4.1 参数选择 | 第54页 |
4.4.2 性能分析 | 第54-56页 |
4.4.3 系统仿真 | 第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