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50页 |
| 1.1 瓜环化学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 1.1.1 瓜环的合成与结构 | 第11-12页 |
| 1.1.2 瓜环的基本性质 | 第12-14页 |
| 1.1.3 瓜环的衍生物 | 第14-15页 |
| 1.2 瓜环的应用 | 第15-26页 |
| 1.2.1 主客体识别 | 第15-17页 |
| 1.2.2 分子自组装 | 第17-20页 |
| 1.2.3 分子开关 | 第20-21页 |
| 1.2.4 分子催化 | 第21-23页 |
| 1.2.5 药物释放及检测 | 第23-25页 |
| 1.2.6 新功能材料 | 第25-26页 |
| 1.3 配位化合物研究进展 | 第26-29页 |
| 1.4 基于机械键的配位化合物的分类 | 第29-38页 |
| 1.4.1 含冠醚及其衍生物的金属有机轮烷骨架的组装 | 第29-32页 |
| 1.4.2 含有瓜环的金属有机轮烷骨架的组装 | 第32-34页 |
| 1.4.3 无机有机杂化的(准)轮烷和聚轮烷的组装 | 第34-36页 |
| 1.4.4 基于含咪唑大环的(准)轮烷和聚轮烷的组装 | 第36-38页 |
| 1.5 选题依据和目的 | 第38-39页 |
| 1.6 实验试剂和测试手段 | 第39-40页 |
| 1.6.1 实验试剂 | 第39页 |
| 1.6.2 测试手段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50页 |
| 第二章 CB[6]与双还原希夫碱 N,N'-双(氰基苯甲基)-1,6-己二胺(C6CN4/3)组装的准轮烷及配位组装金属有机轮烷骨架的研究 | 第50-64页 |
| 2.1 引言 | 第50-51页 |
| 2.2 准轮烷和金属有机轮烷骨架的合成 | 第51-53页 |
| 2.3 晶体结构描述 | 第53-59页 |
| 2.4 表征与性质 | 第59-62页 |
| 2.5 小结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 第三章 基于混配体策略的含有端位吡啶基准轮烷的金属有机轮烷骨架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 第64-90页 |
| 3.1 引言 | 第64-65页 |
| 3.2 基于准轮烷[PR64]的金属有机轮烷骨架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 | 第65-74页 |
| 3.2.1 化合物 4-9 的合成 | 第65-66页 |
| 3.2.2 结构描述 | 第66-74页 |
| 3.2.3 讨论 | 第74页 |
| 3.3 基于准轮烷[PR63]的金属有机轮烷骨架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 | 第74-79页 |
| 3.3.1 化合物 10-12 的合成 | 第74-75页 |
| 3.3.2 结构描述 | 第75-77页 |
| 3.3.3 表征与性质 | 第77-78页 |
| 3.3.4 讨论 | 第78-79页 |
| 3.4 金属有机轮烷骨架晶体材料的表面荧光传感性质 | 第79-86页 |
| 3.5 小结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90-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