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1.2.1 硫酸盐还原菌 | 第9-11页 |
1.2.2 铁细菌 | 第11页 |
1.2.3 抑制微生物腐蚀的方法 | 第11-13页 |
1.2.4 杀菌剂的选择 | 第13页 |
1.2.5 杀菌剂的投加方式 | 第13页 |
1.2.6 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 第13-14页 |
1.2.7 D-氨基酸的发现与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本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18-23页 |
2.1 SRB与IOB菌种来源 | 第18页 |
2.2 试验材料及设备 | 第18-19页 |
2.2.1 试样制备 | 第18页 |
2.2.2 试验设备与仪器 | 第18页 |
2.2.3 主要实验药品 | 第18-19页 |
2.3 培养基 | 第19页 |
2.3.1 SRB富集培养基 | 第19页 |
2.3.2 分离固体SRB的培养基 | 第19页 |
2.3.3 IOB富集培养基 | 第19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19-23页 |
2.4.1 SRB、IOB的富集、分离和纯化 | 第19-20页 |
2.4.2 SRB、IOB的鉴别 | 第20页 |
2.4.3 SRB、IOB菌数的测定 | 第20-21页 |
2.4.4 失重分析 | 第21页 |
2.4.5 表面分析 | 第21-22页 |
2.4.6 电化学分析 | 第22-23页 |
第三章 Q235B钢在不同浓度THPS与D-氨基酸配比下的腐蚀研究 | 第23-54页 |
3.1 筛选抑制实验室SRB的THPS与D-氨基酸配比 | 第23-35页 |
3.1.1 失重结果讨论 | 第23-32页 |
3.1.2 形貌分析 | 第32-35页 |
3.2 筛选抑制青海油田SRB的THPS与D-氨基酸配比 | 第35-40页 |
3.2.1 失重结果与菌数统计 | 第35-37页 |
3.2.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37-40页 |
3.3 筛选抑制青海油田IOB的THPS与D-氨基酸配比 | 第40-43页 |
3.3.1 失重结果与菌数统计 | 第40-41页 |
3.3.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41-43页 |
3.4 筛选抑制青海油田SRB+IOB的THPS与D-氨基酸配比 | 第43-45页 |
3.4.1 失重结果与菌数统计 | 第43-44页 |
3.4.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44-45页 |
3.5 筛选抑制兰州炼厂SRB的THPS与D-氨基酸配比 | 第45-48页 |
3.5.1 失重结果与菌数统计 | 第45-46页 |
3.5.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46-48页 |
3.6 筛选抑制兰州炼厂IOB的THPS与D-氨基酸配比 | 第48-50页 |
3.6.1 失重结果与菌数统计 | 第48-49页 |
3.6.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49-50页 |
3.7 筛选抑制兰州炼厂SRB+IOB的THPS与D-氨基酸配比 | 第50-52页 |
3.7.1 失重结果与菌数统计 | 第50-51页 |
3.7.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51-5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Q235B钢在不同浓度戊二醛与D-氨基酸配比下的腐蚀研究 | 第54-68页 |
4.1 筛选抑制实验室SRB的戊二醛与D-氨基酸配比 | 第54-58页 |
4.1.1 失重结果讨论 | 第54-55页 |
4.1.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55-58页 |
4.2 筛选抑制青海油田SRB的戊二醛与D-氨基酸配比 | 第58-60页 |
4.2.1 失重结果讨论 | 第58-59页 |
4.2.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59-60页 |
4.3 筛选抑制青海油田IOB的戊二醛与D-氨基酸配比 | 第60-61页 |
4.3.1 失重结果讨论 | 第60页 |
4.3.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60-61页 |
4.4 筛选抑制青海油田SRB+IOB的戊二醛与D-氨基酸配比 | 第61-62页 |
4.4.1 失重结果讨论 | 第61页 |
4.4.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61-62页 |
4.5 筛选抑制兰州炼厂SRB的戊二醛与D-氨基酸配比 | 第62-64页 |
4.5.1 失重结果讨论 | 第62-63页 |
4.5.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63-64页 |
4.6 筛选抑制兰州炼厂IOB的戊二醛与D-氨基酸配比 | 第64-65页 |
4.6.1 失重结果讨论 | 第64页 |
4.6.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64-65页 |
4.7 筛选抑制兰州炼厂SRB+IOB的戊二醛与D-氨基酸配比 | 第65-66页 |
4.7.1 失重结果讨论 | 第65-66页 |
4.7.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6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Q235B钢在不同浓度天蚕素与D-氨基酸配比下的腐蚀研究 | 第68-80页 |
5.1 筛选抑制实验室SRB的天蚕素与D-氨基酸配比 | 第68-71页 |
5.1.1 失重结果讨论 | 第68-69页 |
5.1.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69-71页 |
5.2 筛选抑制青海油田SRB的天蚕素与D-氨基酸配比 | 第71-72页 |
5.2.1 失重结果讨论 | 第71-72页 |
5.2.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72页 |
5.3 筛选抑制青海油田IOB的天蚕素与D-氨基酸配比 | 第72-74页 |
5.3.1 失重结果讨论 | 第72-73页 |
5.3.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73-74页 |
5.4 筛选抑制青海油田SRB+IOB的天蚕素与D-氨基酸配比 | 第74-75页 |
5.4.1 失重结果讨论 | 第74页 |
5.4.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74-75页 |
5.5 筛选抑制兰州炼厂SRB的天蚕素与D-氨基酸配比 | 第75-76页 |
5.5.1 失重结果讨论 | 第75-76页 |
5.5.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76页 |
5.6 筛选抑制兰州炼厂IOB的天蚕素与D-氨基酸配比 | 第76-77页 |
5.6.1 失重结果讨论 | 第76页 |
5.6.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76-77页 |
5.7 筛选抑制兰州炼厂SRB+IOB的天蚕素与D-氨基酸配比 | 第77-78页 |
5.7.1 失重结果讨论 | 第77-78页 |
5.7.2 形貌及产物分析 | 第78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