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目标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3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2.1 第三方支付简介 | 第16-21页 |
2.1.1 第三方支付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第三方支付产业链 | 第16-17页 |
2.1.3 第三方支付产业特点 | 第17-18页 |
2.1.4 第三方支付优势总结 | 第18-19页 |
2.1.5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 | 第19-21页 |
2.2 风险的基本概念 | 第21-24页 |
2.2.1 风险的概念 | 第21页 |
2.2.2 风险的特征 | 第21-22页 |
2.2.3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 | 第22-23页 |
2.2.4 风险的分类 | 第23-24页 |
2.3 风险治理的定义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第三方支付风险治理现状 | 第26-38页 |
3.1 国内风险治理现状 | 第26-29页 |
3.1.1 政策和法律保障 | 第26-28页 |
3.1.2 治理效果 | 第28-29页 |
3.2 风险事件负面信息调研 | 第29-33页 |
3.2.1 调研目标 | 第29页 |
3.2.2 调研对象 | 第29-30页 |
3.2.3 调研数据 | 第30-32页 |
3.2.4 调研总结 | 第32-33页 |
3.3 风险主体因素问卷调查 | 第33-38页 |
3.3.1 调查目标 | 第33页 |
3.3.2 调研依据 | 第33-34页 |
3.3.3 调研对象 | 第34页 |
3.3.4 调研总结 | 第34-38页 |
第四章 第三方支付风险治理问题及成因 | 第38-49页 |
4.1 政策制度风险 | 第38-40页 |
4.1.1 机构兼并重组风险 | 第38-39页 |
4.1.2 无证经营风险 | 第39-40页 |
4.1.3 政策监管漏洞 | 第40页 |
4.2 法律风险 | 第40-42页 |
4.2.1 法律滞后风险 | 第41页 |
4.2.2 法律定位风险 | 第41-42页 |
4.2.3 法律关系风险 | 第42页 |
4.2.4 法律权责风险 | 第42页 |
4.3 社会风险 | 第42-44页 |
4.3.1 支付机构风控能力风险 | 第43页 |
4.3.2 人口学特征风险 | 第43-44页 |
4.4 技术风险 | 第44-45页 |
4.4.1 硬件风险 | 第44-45页 |
4.4.2 软件风险 | 第45页 |
4.4.3 网络风险 | 第45页 |
4.5 金融安全风险 | 第45-49页 |
4.5.1 资金存放风险 | 第46-47页 |
4.5.2 资金流转风险 | 第47-48页 |
4.5.3 产品属性风险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第三方支付风险对策研究 | 第49-53页 |
5.1 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作用和公共服务能力 | 第49-50页 |
5.1.1 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作用 | 第49页 |
5.1.2 加强政府社会公共服务 | 第49-50页 |
5.2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50-52页 |
5.2.1 建议加强风险监控加快立法速度并兼顾法律前瞻性 | 第50页 |
5.2.2 建议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做出法律正确定位 | 第50-51页 |
5.2.3 建议理清法律关系,专门立法确认法律责任 | 第51-52页 |
5.3 建立支付机构之间和关联部门优势联防共享激励机制 | 第52页 |
5.4 建立指标体系,创新与监管量化管理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1: 风险主体因素问卷调查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