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企业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指数评定研究--以河南省上市公司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3 小结第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17页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1.4.2 理论分析框架第16页
        1.4.3 章节安排第16-17页
    1.5 研究设计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1.5.1 研究设计与方法第17页
        1.5.2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第19-28页
    2.1 理论基础第19-22页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9-20页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0-21页
        2.1.3 信号传递理论第21-22页
        2.1.4 小结第22页
    2.2 自愿性信息披露第22-23页
    2.3 碳信息自愿性披露第23-24页
    2.4 指数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4-28页
        2.4.1 指数的定义第24页
        2.4.2 指数的分类第24-25页
        2.4.3 指数的构建方法第25页
        2.4.4 指数的作用第25-26页
        2.4.5 与企业相关的指数研究第26-28页
第三章 企业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指数的评定模型与指标体系构建第28-36页
    3.1 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指数的评价指标及方法选择的依据第28-31页
        3.1.1 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指数的指标选取原则第28-29页
        3.1.2 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指数的评定内容第29-30页
        3.1.3 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指数评定维度的选取第30页
        3.1.4 碳信息自愿性披露评价方法的选择第30-31页
    3.2 构建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指数的指标体系第31-33页
    3.3 企业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指数的评定模型第33-36页
        3.3.1 数量指数的评定规则第33页
        3.3.2 质量指数的评定规则第33-35页
        3.3.3 总指数的评定规则第35-36页
第四章 河南省上市公司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指数的评定第36-45页
    4.1 河南省上市公司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指数的评定过程第36-40页
        4.1.1 数据的选取与收集第36页
        4.1.2 编码第36-37页
        4.1.3 一致性测试第37页
        4.1.4 评定结果第37-40页
    4.2 河南省上市公司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指数的整体描述分析第40-42页
        4.2.1 河南省上市公司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指数的均值分析第40-41页
        4.2.2 河南省上市公司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指数离散度分析第41页
        4.2.3 河南省上市公司碳信息自愿性披露内容的数量分析第41-42页
    4.3 碳信息自愿性披露指数的行业差异分析第42-45页
        4.3.1 碳信息披露数量的行业差异分析第42-43页
        4.3.2 碳信息披露质量的行业差异分析第43-45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第45-47页
    5.1 主要结论第45页
    5.2 政策建议第45-46页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第50-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巨人网络回归A股的路径及效应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边界衍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