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缩写索引 | 第20-2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2-3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2-2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1.2.1 多系统GNSS精密产品 | 第24-26页 |
1.2.2 多系统GNSS精密单点定位 | 第26-27页 |
1.2.3 非差非组合GNSS精密单点定位 | 第27-28页 |
1.2.4 实时GNSS精密单点定位 | 第28-29页 |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 第29-32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1页 |
1.3.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31-3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二章 GNSS精密单点定位基本原理与算法 | 第34-48页 |
2.1 精密单点定位模型 | 第34-40页 |
2.1.1 精密单点定位函数模型 | 第34-39页 |
2.1.2 精密单点定位随机模型 | 第39-40页 |
2.2 参数估计 | 第40-42页 |
2.2.1 观测模型 | 第40-41页 |
2.2.2 状态模型 | 第41-42页 |
2.3 数据预处理与质量控制 | 第42-45页 |
2.3.1 伪距观测值粗差探测 | 第42-43页 |
2.3.2 载波相位观测值周跳探测 | 第43-44页 |
2.3.3 接收机钟跳的探测与修复 | 第44-45页 |
2.3.4 抗差Kalman滤波 | 第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第三章 GLONASS伪距频间偏差模型化分析 | 第48-66页 |
3.1 引言 | 第48-49页 |
3.2 GLONASS伪距频间偏差建模 | 第49-53页 |
3.2.1 单GPS非差非组合PPP | 第49-50页 |
3.2.2 单GLONASS非差非组合PPP | 第50-52页 |
3.2.3 GPS+GLONASS非差非组合PPP | 第52-53页 |
3.3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策略 | 第53-55页 |
3.3.1 实验数据 | 第53-55页 |
3.3.2 数据处理策略 | 第55页 |
3.4 验证分析 | 第55-64页 |
3.4.1 单GLONASSPPP | 第55-61页 |
3.4.2 GPS+GLONASSPPP | 第61-6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GNSS系统间偏差的随机建模分析 | 第66-82页 |
4.1 引言 | 第66-67页 |
4.2 顾及系统间偏差的多系统GNSSPPP模型 | 第67-69页 |
4.2.1 多系统GNSSPPP非差非组合模型 | 第67-69页 |
4.2.2 系统间偏差的随机模型 | 第69页 |
4.3 实验数据及处理策略 | 第69-71页 |
4.3.1 实验数据 | 第70-71页 |
4.3.2 数据处理策略 | 第71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71-80页 |
4.4.1 不同分析中心卫星钟差产品的一致性比较 | 第72-73页 |
4.4.2 PPP性能分析 | 第73-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多系统GNSS非差非组合PPP性能分析 | 第82-98页 |
5.1 引言 | 第82-84页 |
5.2 标准PPP模型 | 第84-86页 |
5.2.1 单频PPP模型 | 第84-85页 |
5.2.2 双频PPP模型 | 第85-86页 |
5.3 附加外部电离层约束的PPP模型 | 第86-87页 |
5.3.1 单频PPP模型 | 第86页 |
5.3.2 双频PPP模型 | 第86-87页 |
5.4 确定虚拟电离层观测量的先验方差 | 第87-88页 |
5.5 静态测站实验 | 第88-92页 |
5.5.1 合理选取虚拟电离层观测量的先验方差 | 第89-90页 |
5.5.2 单频PPP | 第90-91页 |
5.5.3 双频PPP | 第91-92页 |
5.6 动态车载实验 | 第92-95页 |
5.6.1 单频PPP | 第94页 |
5.6.2 双频PPP | 第94-9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95-98页 |
第六章 多系统GNSS非差非组合实时精密单点定位 | 第98-120页 |
6.1 引言 | 第98-99页 |
6.2 实时产品的恢复 | 第99-101页 |
6.2.1 实时卫星轨道改正 | 第100-101页 |
6.2.2 实时卫星钟差改正 | 第101页 |
6.3 数据采集和处理策略 | 第101-103页 |
6.4 IGS实时服务产品的可用性分析 | 第103-104页 |
6.5 IGS实时服务产品的质量分析 | 第104-109页 |
6.5.1 轨道产品精度分析 | 第104-106页 |
6.5.2 钟差产品精度分析 | 第106-109页 |
6.6 基于IGS实时服务产品的实时PPP | 第109-114页 |
6.6.1 静态PPP | 第109-112页 |
6.6.2 动态PPP | 第112-114页 |
6.7 基于IGS实时服务产品的实时对流层延迟估计 | 第114-117页 |
6.8 基于IGS实时服务产品的实时电离层延迟估计 | 第117-118页 |
6.9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0-124页 |
7.1 工作总结 | 第120-122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8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8-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