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室内可见光通信OFDM自适应技术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5页
        1.1.1 可见光通信概述第12-14页
        1.1.2 光OFDM技术第14页
        1.1.3 自适应技术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1 可见光通信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自适应技术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课题来源第18页
    1.4 论文的层次结构第18-19页
第2章 室内可见光通信基本原理与信道模型第19-32页
    2.1 室内可见光通信基本原理第19-20页
    2.2 LED的发光原理和特性第20-23页
        2.2.1 LED的发光原理第20页
        2.2.2 LED的特性第20-23页
    2.3 链路方式第23-25页
    2.4 多径信道建模第25-29页
        2.4.1 可见光通信信道特性第25-27页
        2.4.2 冲激响应的计算第27-29页
    2.5 仿真实验第29-31页
    2.6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室内可见光通信光OFDM系统第32-44页
    3.1 VLC系统调制方式第32-35页
        3.1.1 OOK调制技术第32-33页
        3.1.2 PPM调制技术第33-34页
        3.1.3 OFDM调制技术第34-35页
    3.2 室内可见光通信ACO-OFDM系统性能分析第35-38页
        3.2.1 发送端第35-36页
        3.2.2 接收端第36-38页
    3.3 ACO-OFDM系统数值仿真与分析第38-39页
    3.4 室内可见光通信DCO-OFDM系统性能分析第39-42页
        3.4.1 发送端第39-40页
        3.4.2 接收端第40-42页
    3.5 DCO-OFDM系统数值仿真与分析第42-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光OFDM自适应比特功率加载的性能第44-56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自适应技术的理论基础第44-47页
    4.3 自适应光OFDM系统第47-48页
    4.4 自适应比特功率加载算法第48-51页
        4.4.1 Chow算法第48-50页
        4.4.2 Hughes-Hartogs算法第50-51页
        4.4.3 Fischer算法第51页
    4.5 数据仿真与分析第51-55页
    4.6 本章小结第55-56页
总结与展望第56-57页
    1.全文总结第56页
    2.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和参与课题第63页
    1.论文成果第63页
    2.专利第63页
    3.参与课题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信噪比条件下声源精确定位跟踪方法
下一篇:面向频谱审计的LTE物理层解码软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