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9-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1页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1-14页 |
2.1 研究资料 | 第11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2.1.2 仪器 | 第11页 |
2.2 超声诊断方法 | 第11-12页 |
2.2.1 患者体位 | 第11页 |
2.2.2 扫查方法 | 第11页 |
2.2.3 超声征象 | 第11-12页 |
2.3 病理学检查 | 第12页 |
2.3.1 病理学检测步骤 | 第12页 |
2.3.2 分子生物学指标的阳性标准 | 第12页 |
2.4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 第12-13页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13-14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4-18页 |
3.1 分子生物学指标的表达结果 | 第14页 |
3.1.1 145 例乳腺癌ER、PR及HER-2的表达情况 | 第14页 |
3.1.2 145 例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结果 | 第14页 |
3.2 超声检查结果 | 第14-18页 |
3.2.1 145 例乳腺癌超声征象汇总表 | 第14-15页 |
3.2.2 145 例乳腺癌超声征象与ER、PR、HER-2的相关性 | 第15-16页 |
3.2.3 145 例乳腺癌超声征象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 | 第16-18页 |
第4章 讨论 | 第18-22页 |
4.1 乳腺癌病理结果分析 | 第19页 |
4.2 乳腺癌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 第19-21页 |
4.2.1 145 例乳腺癌超声征象与ER、PR、HER-2的相关性分析 | 第19页 |
4.2.2 145 例乳腺癌超声征象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 第19-21页 |
4.3 前景与展望 | 第21-2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6页 |
致谢 | 第26-27页 |
附图 | 第27-29页 |
附录A (综述) | 第29-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作者简介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