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 第13-15页 |
1 病例资料来源 | 第13页 |
2 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2.1 临床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2.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标准 | 第14页 |
3 病例采集 | 第14-15页 |
3.1 纳入标准 | 第14页 |
3.2 排除标准 | 第14页 |
3.3 剔除标准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1 病例分组 | 第15页 |
2 术前准备 | 第15页 |
3 手术方法 | 第15-16页 |
3.1 术中手术方法 | 第15-16页 |
3.2 术后处理 | 第16页 |
4 分组用药方法 | 第16页 |
4.1 具体药物: | 第16页 |
4.2 具体用药方法 | 第16页 |
5 观察指标 | 第16-17页 |
5.1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使用情况 | 第16-17页 |
5.2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 第17页 |
5.3 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 | 第17页 |
5.4 患侧膝关节肿胀差值 | 第17页 |
5.5 血清血清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IL-6) | 第17页 |
6 质量控制 | 第17-18页 |
7 伦理学要求 | 第18页 |
8 统计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结果 | 第19-25页 |
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 | 第19-20页 |
1.1 性别 | 第19页 |
1.2 年龄 | 第19页 |
1.3 体重指数(BMI) | 第19-20页 |
2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对比 | 第20-24页 |
2.1 两组患者服用塞来昔布情况比较 | 第20页 |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 第20-21页 |
2.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 第21页 |
2.4 两组患者术后肿胀度比较 | 第21-23页 |
2.5 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1β (IL-1β)比较 | 第23-24页 |
2.6 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 (IL-6)比较 | 第24页 |
3 安全性检测结果 | 第24-25页 |
讨论 | 第25-34页 |
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痛的原因、影响 | 第25-27页 |
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对关节活动度及预后的影响 | 第27-28页 |
3 现代中医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认识 | 第28页 |
4 中药护膝使用的理论探讨 | 第28-29页 |
5 中药护膝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29-32页 |
6 临床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7 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附录 | 第38-43页 |
论文综述 | 第43-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