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高性能硒基钠电负极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8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钠离子电池组成及工作原理第13-14页
    1.3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4-21页
        1.3.1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第14-17页
        1.3.2 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第17-20页
        1.3.3 其他正极化合物第20-21页
    1.4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1-35页
        1.4.1 碳材料第21-25页
        1.4.2 钛基材料第25-27页
        1.4.3 合金材料第27-29页
        1.4.4 转化型材料第29-31页
        1.4.5 有机材料第31页
        1.4.6 硒基材料第31-35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35-38页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材料表征方法第38-45页
    2.1 实验仪器和药品第38-39页
        2.1.1 实验仪器第38-39页
        2.1.2 实验药品第39页
    2.2 材料的结构表征方法第39-40页
    2.3 电极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0-45页
        2.3.1 正极电极片的制备第40-41页
        2.3.2 负极电极片的制备第41页
        2.3.3 半电池的组装第41-42页
        2.3.4 全电池的组装第42页
        2.3.5 循环伏安测试第42-43页
        2.3.6 电化学阻抗谱第43页
        2.3.7 充放电测试第43-44页
        2.3.8 恒电流间歇滴定法第44-45页
第三章 双连续碳包覆双金属硒化物的制备与钠电性能研究第45-70页
    3.1 引言第45-46页
    3.2 实验部分第46-48页
        3.2.1 实验试剂第46页
        3.2.2 材料制备第46-47页
        3.2.3 材料表征第47页
        3.2.4 钠离子半电池组装第47页
        3.2.5 钠离子全电池组装第47页
        3.2.6 电化学测试第47-4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8-69页
        3.3.1 双金属有机框架NiCo-MOF材料第48-49页
        3.3.2 Ni_(1.5)CoSe_5第49-51页
        3.3.3 GO改性的结果与讨论第51-61页
        3.3.4 多巴胺改性的结果与讨论第61-69页
    3.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四章 硒/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钠电性能研究第70-98页
    4.1 引言第70-71页
    4.2 实验部分第71-73页
        4.2.1 实验试剂第71页
        4.2.2 材料制备第71-72页
        4.2.3 材料表征第72页
        4.2.4 钠离子半电池的组装第72页
        4.2.5 钠离子全电池的组装第72页
        4.2.6 电化学测试第72-7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3-97页
        4.3.1 材料的形貌与结构分析第73-79页
        4.3.2 3DSG的储钠性能第79-88页
        4.3.3 3DSG的动力学研究第88-91页
        4.3.4 全电池的能量存储性能第91-97页
    4.4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五章 二氧化锡/硒/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钠电性能研究第98-119页
    5.1 引言第98-99页
    5.2 实验部分第99-101页
        5.2.1 实验试剂第99页
        5.2.2 材料制备第99页
        5.2.3 材料表征第99页
        5.2.4 钠离子半电池的组装第99-100页
        5.2.5 钠离子全电池的组装第100页
        5.2.6 电化学测试第100页
        5.2.7 理论计算第100-10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1-118页
        5.3.1 材料的形貌与结构分析第101-106页
        5.3.2 h-SSG的储钠性能第106-110页
        5.3.3 h-SSG的动力学研究第110-114页
        5.3.4 全电池的能量存储性能第114-118页
    5.4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19-122页
    6.1 结论第119-121页
    6.2 展望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羧酸及磺酸基晶态质子导电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下一篇:基于功能化隔膜材料抑制锂硫电池多硫化物穿梭效应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