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汇率制度选择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5-2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9页
        1.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第15-18页
        1.1.2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2 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定义第19-20页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第20-22页
        1.3.1 研究框架第20-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4 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2-24页
        1.4.1 主要创新点第22-23页
        1.4.2 不足之处第23-24页
第2章 经典理论与文献回顾第24-44页
    2.1 经典理论第24-33页
        2.1.1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24-27页
        2.1.2 不可能三角假说第27-30页
        2.1.3 两难选择第30-33页
    2.2 文献综述第33-40页
        2.2.1 汇率制度、资本开放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第33-35页
        2.2.2 国际收支失衡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第35-37页
        2.2.3 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第37-39页
        2.2.4 外部经济因素和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联系第39-40页
    2.3 本章小结第40-44页
第3章 汇率制度选择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理论解释第44-67页
    3.1 固定汇率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第45-56页
        3.1.1 外部经济因素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第45-50页
        3.1.2 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理论分析框架第50-56页
    3.2 中间汇率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第56-61页
    3.3 浮动汇率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第61-64页
    3.4 小结与计量模型建立第64-67页
第4章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第67-84页
    4.1 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基础第68-72页
    4.2 文献回顾第72-75页
    4.3 模型与计量方法选择第75-79页
        4.3.1 计量模型选择第75-76页
        4.3.2 数据选取第76页
        4.3.3 汇率制度变迁点的估计方法第76-79页
    4.4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第79-82页
        4.4.1 实证分析结果第79-81页
        4.4.2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第81-82页
    4.5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5章 汇率制度选择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的实证分析第84-119页
    5.1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第84-87页
    5.2 实证分析方法第87-90页
        5.2.1 因子增广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第87-89页
        5.2.2 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第89-90页
    5.3 实证分析结果第90-115页
        5.3.1 因子分析结果第90-95页
        5.3.2 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结果第95-97页
        5.3.3 因子增广型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结果第97-99页
        5.3.4 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结果第99-115页
    5.4 本章小结第115-119页
第6章 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国际经验——以日本和泰国为例第119-128页
    6.1 日本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第119-124页
        6.1.1 1971 年汇改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第120-121页
        6.1.2 1973 年汇改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第121-122页
        6.1.3 1977 年汇改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第122-124页
    6.2 泰国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第124-127页
    6.3 本章小结第127-128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第128-135页
    7.1 研究结论第128-131页
    7.2 政策启示第131-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1页
附录A 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图第141-142页
附录B 因子增广型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图第142-143页
附录C TVP-SV-VAR模型脉冲响应图:中国外汇储备冲击第143-148页
附录D TVP-SV-VAR模型脉冲响应图: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第148-153页
附录E TVP-SV-VAR模型脉冲响应图:全球货币政策冲击第153-158页
附录F TVP-SV-VAR模型脉冲响应图:全球风险因子冲击第158-16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2-164页
致谢第164-166页
作者简介第166-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财务公司职能、融资环境与集团成员上市公司融资约束
下一篇: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