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环境下虚拟机逃逸问题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2.1 云计算安全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2.2 虚拟机逃逸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第15-16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虚拟化安全技术基础 | 第17-31页 |
2.1 虚拟化技术 | 第17-22页 |
2.1.1 虚拟化技术的发展 | 第17-18页 |
2.1.2 虚拟化技术的实现原理 | 第18-19页 |
2.1.3 虚拟化技术分类 | 第19-22页 |
2.2 虚拟化安全 | 第22-28页 |
2.2.1 虚拟化安全分析 | 第22-25页 |
2.2.2 虚拟化安全防护方案 | 第25-28页 |
2.3 虚拟机逃逸 | 第28-29页 |
2.3.1 虚拟机逃逸的定义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一种虚拟机逃逸攻击模型 | 第31-40页 |
3.1 虚拟机逃逸攻击分析 | 第31-34页 |
3.1.1 攻击的原理 | 第31-33页 |
3.1.2 攻击的威胁 | 第33页 |
3.1.3 攻击的挑战 | 第33-34页 |
3.2 一种虚拟机逃逸攻击模型 | 第34-36页 |
3.2.1 攻击情景 | 第34-35页 |
3.2.2 攻击模型 | 第35-36页 |
3.2.3 攻击步骤 | 第36页 |
3.3 虚拟机逃逸攻击的预防 | 第36-39页 |
3.3.1 健壮的虚拟机管理器 | 第37-38页 |
3.3.2 防止攻击蔓延 | 第38页 |
3.3.3 设计虚拟机的访问控制策略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于BLP的PVME模型设计 | 第40-60页 |
4.1 访问控制技术 | 第40-42页 |
4.1.1 自主访问控制(DAC) | 第41页 |
4.1.2 强制访问控制(MAC) | 第41页 |
4.1.3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 第41-42页 |
4.2 BLP模型简介 | 第42-47页 |
4.2.1 模型元素 | 第42-44页 |
4.2.2 安全公理 | 第44-46页 |
4.2.3 状态转换规则 | 第46页 |
4.2.4 BLP模型可证明安全性 | 第46-47页 |
4.3 基于BLP的PVME模型 | 第47-56页 |
4.3.1 模型元素 | 第47-49页 |
4.3.2 安全公理 | 第49-50页 |
4.3.3 状态转换规则 | 第50-56页 |
4.3.4 PVME模型可证明安全性 | 第56页 |
4.4 基于BLP的PVME模型设计 | 第56-59页 |
4.4.1 虚拟机状态映射 | 第57-58页 |
4.4.2 访问矩阵 | 第58页 |
4.4.3 安全等级 | 第58-59页 |
4.4.4 当前访问集合 | 第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基于BLP的PVME模型实现 | 第60-71页 |
5.1 PVME模块设计 | 第60-63页 |
5.1.1 PVME模块架构设计 | 第60-62页 |
5.1.2 PVME模块详细流程 | 第62-63页 |
5.2 PVME模块运行环境 | 第63-66页 |
5.2.1 基本环境搭建 | 第63-64页 |
5.2.2 PVME模块初始化 | 第64-66页 |
5.3 PVME模块预防虚拟机逃逸攻击模拟 | 第66-69页 |
5.4 结果分析与结论 | 第69-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7-7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