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无线中继网络下的混合组播安全传输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3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0页
        1.2.1 物理层安全第12-17页
        1.2.2 大规模MIMO中继网络第17-19页
        1.2.3 组播技术第19-20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21-23页
第二章 大规模MIMO中继系统基础知识第23-31页
    2.1 奇异值分解第23-24页
    2.2 信息论第24-25页
        2.2.1 互信息量第24-25页
        2.2.2 信道容量第25页
        2.2.3 离散无记忆信道第25页
    2.3 安全速率第25-26页
    2.4 互耦作用第26-28页
    2.5 衰落第28-30页
        2.5.1 大尺度衰落第28-29页
        2.5.2 小尺度衰落第29-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大规模MIMO中继系统与预编码第31-43页
    3.1 大规模MIMO系统应用场景第31-32页
    3.2 存在窃听端的大规模MIMO中继系统第32-35页
        3.2.1 存在窃听端的系统模型第33-34页
        3.2.2 中继网络下的三维大规模MIMO信道模型第34-35页
    3.3 天线阵列第35-38页
        3.3.1 线性天线阵列第35-36页
        3.3.2 矩形天线阵列第36-37页
        3.3.3 桶形天线阵列第37-38页
    3.4 混合组播传输第38-39页
        3.4.1 单播传输第38页
        3.4.2 组播传输第38-39页
        3.4.3 存在窃听端时的混合组播传输第39页
    3.5 预编码第39-41页
        3.5.1 线性预编码第39-41页
        3.5.2 组播波束成形第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混合组播传输中的防窃听方案第43-50页
    4.1 中继网络中安全速率的理论计算第43-45页
    4.2 理想的系统安全速率第45-46页
    4.3 防窃听方案第46-47页
    4.4 系统的安全速率第47-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0-61页
    5.1 环境参数配置第51-52页
    5.2 不同天线阵列下的对比实验分析第52-57页
    5.3 防窃听方案的有效性分析第57-59页
    5.4 信号干扰的消除过程第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6.1 论文总结第61页
    6.2 工作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ucene的期刊论文库的检索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用户行为的社交网络好友推荐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