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粒子场测量的意义及其测量方法 | 第9-10页 |
1.2 数字全息粒子速度轨迹测量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 第10-12页 |
1.3 课题来源和论文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1.4 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粒子场数字全息测量的基本理论 | 第14-20页 |
2.1 全息图的数字记录与再现 | 第14-15页 |
2.2 粒子轨迹测量 | 第15-16页 |
2.3 粒子速度测量 | 第16-17页 |
2.4 平面波记录光路系统 | 第17页 |
2.5 数字全息图记录系统参数 | 第17-19页 |
2.5.1 可允许记录物体的最大横向区域 | 第17-18页 |
2.5.2 最小记录距离 | 第18-19页 |
2.6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粒子尺寸位置的数字全息测量方法 | 第20-49页 |
3.1 粒子场全息图再现像的预处理 | 第20-22页 |
3.1.1 光路系统噪声的消除 | 第20-21页 |
3.1.2 顶帽变换滤波去噪 | 第21-22页 |
3.2 粒子聚焦像的合成 | 第22-23页 |
3.3 自动阈值提取与二值化 | 第23-24页 |
3.4 边缘提取 | 第24-25页 |
3.5 基于 Hough 变换的粒子尺寸位置测量方法 | 第25-26页 |
3.5.1 引言 | 第25页 |
3.5.2 Hough 变换检测圆 | 第25-26页 |
3.5.3 Hough 变换检测粒子尺寸位置方法 | 第26页 |
3.6 亚象素精度计算 | 第26-27页 |
3.7 粒子轴向位置测量 | 第27-33页 |
3.7.1 判焦 | 第27-28页 |
3.7.2 光强判焦法 | 第28-31页 |
3.7.3 复振幅虚部法判焦法 | 第31-33页 |
3.8 粒子场同轴全息模拟测量 | 第33-38页 |
3.8.1 粒子场模型 | 第33-34页 |
3.8.2 粒子尺寸位置测量 | 第34-38页 |
3.9 测量不确定性分析 | 第38-42页 |
3.9.1 粒子( x ,y)位置测量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 第38-41页 |
3.9.2 粒子z 位置测量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 第41页 |
3.9.3 粒子尺寸测量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 第41-42页 |
3.10 粒子数密度ns 与识别率 Ep | 第42-44页 |
3.11 粒子轴向位置测量实验 | 第44-48页 |
3.12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粒子轨迹和速度测量方法 | 第49-70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三帧粒子跟踪算法 | 第49-52页 |
4.3 粒子速度测量分析 | 第52-55页 |
4.3.1 速度测量不确定性分析 | 第52-53页 |
4.3.2 速度识别率 | 第53-55页 |
4.4 粒子场轨迹速度模拟测量 | 第55-62页 |
4.4.1 2D 粒子场轨迹速度模拟测量 | 第55-57页 |
4.4.2 3D 粒子场轨迹速度模拟测量 | 第57-62页 |
4.5 流体示踪粒子速度测量 | 第62-68页 |
4.5.1 实验系统搭建 | 第62-63页 |
4.5.2 标准粒子尺寸位置测量 | 第63-65页 |
4.5.3 标准粒子轨迹速度测量 | 第65-68页 |
4.6 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喷雾粒子场轨迹速度测量 | 第70-96页 |
5.1 实验光路系统搭建 | 第70-71页 |
5.2 喷雾产生装置 | 第71-73页 |
5.3 柴油喷雾场测量 | 第73-87页 |
5.3.1 粒子尺寸和位置测量 | 第73-75页 |
5.3.2 柴油喷雾场轨迹测量 | 第75-78页 |
5.3.3 柴油喷雾场速度测量 | 第78-80页 |
5.3.4 沿 X 轴粒子速度分布 | 第80-84页 |
5.3.5 沿 Y 轴速度分布 | 第84-87页 |
5.4 乙醇喷雾场测量 | 第87-95页 |
5.4.1 乙醇喷雾场粒子尺寸位置测量 | 第88-90页 |
5.4.2 乙醇喷雾场轨迹速度测量 | 第90-94页 |
5.4.3 不同喷油脉宽下喷雾场测量结果比较 | 第94-95页 |
5.5 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6-99页 |
6.1 论文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6.2 论文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