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水—甲醇—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甲苯物系和其子物系的液—液相平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8页
    1.1 邻氨基苯甲酸甲酯的性质第8页
    1.2 MA 的主要用途第8-9页
    1.3 生产MA 的废水中MA 的回收第9-10页
    1.4 本课题研究现状第10页
    1.5 液-液相平衡实验测定方法第10-11页
    1.6 相平衡的理论基础第11-12页
        1.6.1 相率第11页
        1.6.2 相平衡的判据第11-12页
    1.7 液-液相平衡计算的理论模型第12-17页
        1.7.1 活度系数模型第13-14页
        1.7.2 局部组成概念第14页
        1.7.3 NRTL 模型第14-15页
        1.7.4 UNIQUAC 模型第15-16页
        1.7.5 模型参数的回归方法第16-17页
    1.8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分析测试部分第18-30页
    2.1 卡尔-费休库仑法测定微量水第18-19页
        2.1.1 SFY-2100 微量水分分析仪工作原理第18-19页
        2.1.2 SFY-2100 微量水分分析仪操作方法第19页
    2.2 气相色谱条件的确定第19-27页
        2.2.1 检测器种类的选择第20-21页
        2.2.2 柱型的选择第21-22页
        2.2.3 载气系统第22-23页
            2.2.3.1 载气种类的选择第22页
            2.2.3.2 载气流速的选择第22-23页
        2.2.4 温度的选择第23-26页
            2.2.4.1 进样器温度的选择第23-24页
            2.2.4.2 柱温的选择第24-25页
            2.2.4.3 检测器温度的选择第25-26页
        2.2.5 进样量的确定第26页
        2.2.6 分流比的确定第26页
        2.2.7 分析条件汇总第26-27页
    2.3 相平衡后共轭两相组成的确定第27-30页
        2.3.1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第27-28页
        2.3.2 平衡后共轭两相组成的初步计算第28-29页
        2.3.3 相平衡组成的重量校正第29-30页
第三章 液-液相平衡实验部分第30-36页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30-31页
    3.2 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第31-33页
        3.2.1 三元物系LLE 实验第32页
        3.2.2 四元物系LLE 实验第32-33页
    3.3 实验条件的确定第33-36页
        3.3.1 混合溶液体积的选择第33页
        3.3.2 平衡时间的选择第33-35页
            3.3.2.1 搅拌时间的考察第33-34页
            3.3.2.2 静置时间的考察第34-35页
        3.3.3 取样方法和取样量的确定第35-36页
第四章 液-液相平衡数据处理第36-71页
    4.1 已知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的选取第36-41页
        4.1.1 模拟软件中模型参数组第36-37页
        4.1.2 各模型参数组的使用范围第37-39页
        4.1.3 选择的模型参数值的可靠性验证第39-40页
        4.1.4 选择的模型参数值的汇总第40-41页
    4.2 待求的模型参数值的确定原则第41-42页
    4.3 实验数据及参数回归结果第42-63页
        4.3.1 水-MA 实验数据和回归结果第42-44页
        4.3.2 三元物系LLE 数据和回归结果第44-62页
            4.3.2.1 水-甲醇-MA 三元物系的LLE 数据和回归结果第44-50页
            4.3.2.2 水-甲苯-MA 三元物系的LLE 数据和回归结果第50-56页
            4.3.2.3 水-甲醇-甲苯三元物系的LLE 数据和回归结果第56-62页
        4.3.3 回归参数汇总第62-63页
    4.4 四元物系LLE 的实验值与预测值的比较第63-69页
        4.4.1 常压,298.15K 时四元物系LLE 数据计算第63-66页
        4.4.2 常压,313.15K 时四元物系LLE 数据计算第66-68页
        4.4.3 常压,323.15K 时四元物系LLE 数据计算第68-69页
    4.5 小结第69-7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5.1 总结第71-72页
    5.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胶体晶体和F127为模板制备有序孔结构的硅胶整体柱
下一篇:聚氧化乙烯和高氯酸锂共混体系结晶行为和结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