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水生植物学论文

水位变化下洱海湖滨带挺水植物的生长及分布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洱海概况第11-14页
        1.1.1 洱海气候和气象第11页
        1.1.2 洱海地形地貌第11-12页
        1.1.3 洱海水文第12-13页
        1.1.4 湖滨带底质第13-14页
        1.1.5 湖滨带水质及透明度第14页
        1.1.6 洱海湖滨带挺水植物概况第14页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1.2.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现状第16-20页
        1.3.1 国外研究进展及现状第16-19页
        1.3.2 国内研究进展及现状第19-20页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水位变化下洱海湖滨带挺水植物的分布特征第21-33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21-26页
        2.1.1 采样植物的选取第21-23页
        2.1.2 采样位点的选择及划分第23-26页
        2.1.3 测定指标的选择第26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6-30页
        2.2.1 洱海不同类型湖滨带挺水植物的分布特征---以茭草为例第26-29页
        2.2.2 洱海不同挺水植物分布特征比较第29-30页
    2.3. 讨论第30-31页
        2.3.1 风浪等条件影响了不同类型湖滨带茭草的分布第30-31页
        2.3.2 不同挺水植物对水深有不同的分布适应第31页
    2.4 结论第31-33页
第三章 水位变化下洱海湖滨带挺水植物的生长特征第33-62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33-34页
        3.1.1 采样位点的选择及划分第33页
        3.1.2 测定指标的选择第33-3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4-58页
        3.2.1 洱海不同类型湖滨带水位变化下茭草的生长特征第34-46页
        3.2.2 洱海湖滨带水位变化下香蒲,菖蒲及芦苇的生长特征第46-58页
    3.3 讨论第58-61页
        3.3.1 水深梯度对茭草生长的密度,生物量,单植株叶片数及植株高度的影响第58-60页
        3.3.2 不同湖滨带下茭草生长的密度,生物量及植物高度第60页
        3.3.3 水深梯度对不同类型挺水植物的密度,生物量,单植株叶片数及植株高度,叶片宽度影响第60-61页
    3.4 结论第61-62页
第四章 水位变化下挺水植物生长现场模拟实验研究第62-71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62-64页
        4.1.1 现场模拟实验场所的选择第62-63页
        4.1.2 现场模拟实验植株第63页
        4.1.3 现场模拟实验底质,水质及温度第63页
        4.1.4 现场模拟实验的设计第63-64页
        4.1.5 现场模拟实验测定指标的确定第64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64-69页
        4.2.1 水位变化下菖蒲茎的生长特征第65-67页
        4.2.2 水位变化下菖蒲的分蘖数特征第67-68页
        4.2.3 水位变化下菖蒲分蘖株生长特征第68-69页
    4.3 讨论第69-70页
        4.3.1 不同高程(水深)菖蒲的生长特点第69页
        4.3.2 不同风浪区菖蒲生长特点第69-70页
    4.4 结论第70-71页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第71-73页
    5.1 总结第71-72页
    5.2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飞虱族瓶额飞虱亚族昆虫分类研究(半翅目:蜡蝉总科:飞虱科)
下一篇:担保、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贷款--基于中国上市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数据的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