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若干问题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概述 | 第9-12页 |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概念 | 第9页 |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特征 | 第9-10页 |
(一) 形式上的特征 | 第9-10页 |
(二) 内容上的特征 | 第10页 |
三、增设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构成 | 第12-29页 |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体 | 第12-13页 |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观方面 | 第13-21页 |
(一) “影响力”的含义、类型以及利用方式 | 第13-18页 |
(二) 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 第18-19页 |
(三) 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 | 第19-21页 |
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 | 第21-28页 |
(一) 近亲属 | 第22-23页 |
(二) 关系密切人 | 第23-25页 |
(三) 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 第25-27页 |
(四) 现职的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 | 第27-28页 |
四、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观方面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其他相关罪名的探讨 | 第29-37页 |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区别 | 第29-30页 |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斡旋受贿罪的区别 | 第30-31页 |
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的区别 | 第31-32页 |
四、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 第32页 |
五、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共犯的区别 | 第32-37页 |
第四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完善 | 第37-41页 |
一、扩大主体的范围 | 第37-38页 |
二、扩大贿赂的范围 | 第38-39页 |
三、打击行贿行为 | 第39-40页 |
四、打击职业掮客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