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摄影测量学与测绘遥感论文--测绘遥感技术论文

城市扩张背景下城中村土地整治研究--以南昌市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0-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 论文研究特色第12-13页
    1.4 技术路线第13-14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第14-21页
    2.1 城中村土地整治的内涵第14-15页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2.2.1 国外研究概况第15-16页
        2.2.2 国内研究概况第16-18页
    2.3 研究理论基础第18-21页
        2.3.1 土地区位理论第18-19页
        2.3.2 土地利用规划学理论第19页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19-20页
        2.3.4 土地优化配置理论第20-21页
3 南昌城市扩展及城中村分类第21-34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1-22页
    3.2 基于 TM/ETM 遥感影像解译南昌城市空间扩展第22-27页
        3.2.1 TM/ETM 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第22-24页
        3.2.2 南昌城市实体地域的界定第24-27页
    3.3 基于 ALOS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城中村聚落第27-29页
        3.3.1 城中村概念及用地特征第27页
        3.3.2 南昌市城中村调绘第27-29页
    3.4 南昌城中村空间特征分析及类型划分第29-34页
        3.4.1 南昌市城中村聚落空间特征分析第29-31页
        3.4.2 基于区位关系的南昌市城中村类型划分第31-34页
4 不同类型城中村景观格局空间演变第34-46页
    4.1 城中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的构建第34-36页
        4.1.1 分类体系构建原则第34-35页
        4.1.2 构建城中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第35-36页
    4.2 提取典型城中村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第36-41页
        4.2.1 “城内型”青湖村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第37-38页
        4.2.2 “城缘型”广阳胡村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第38-39页
        4.2.3 “城郊型”麻丘舒尚村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第39-41页
    4.3 不同类型城中村景观格局空间演变分析第41-46页
        4.3.1 城中村景观格局指数与方法第41-43页
        4.3.2 不同类型的典型城中村景观格局空间演变第43-46页
5 城中村土地整治模式及保障措施第46-55页
    5.1 不同类型城中村土地整治潜力分析第46-50页
    5.2 不同类型城中村土地整治模式分析第50-51页
        5.2.1 控制完善型土地整治模式第50-51页
        5.2.2 局部调整型土地整治模式第51页
        5.2.3 整体规划型土地整治模式第51页
    5.3 城中村土地整治实施保障措施第51-55页
        5.3.1 加强街道、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引导第52页
        5.3.2 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第52-53页
        5.3.3 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第53页
        5.3.4 合理实施土地置换和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第53-55页
6 结论与讨论第55-57页
    6.1 结论第55-56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63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固定化酶反应器的制备及其在目标蛋白质绝对定量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湿地植物根际细菌及氨氧化功能菌群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