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自然地理学论文--一般理论与方法论文

窟野河流域LUCC模型与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8-13页
    1.1 国内外LUCC研究进展第8页
    1.2 LUCC模型第8-9页
    1.3 LUCC模型分类第9-10页
    1.4 几种主要的LUCC模型第10-11页
        1.4.1 指数模型第10页
        1.4.2 马尔柯夫链模型第10页
        1.4.3 多元统计模型第10页
        1.4.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第10-11页
        1.4.5 灰色预测模型第11页
    1.5 景观生态学研究综述第11-13页
        1.5.1 概念第11页
        1.5.2 国外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第11-12页
        1.5.3 国内景观生态学研究情况第12-13页
2 研究方案第13-15页
    2.1 研究目标第13页
    2.2 研究内容第13页
    2.3 技术路线第13-15页
3 研究区概况第15-18页
    3.1 自然条件第15-16页
    3.2 资源状况第16-17页
        3.2.1 矿产资源第16-17页
        3.2.2 水资源第17页
        3.2.3 植被资源第17页
    3.3 社会概况第17-18页
4 遥感图像预处理第18-22页
    4.1 数据源说明第18页
    4.2 数据预处理软件平台第18页
    4.3 波段组合第18页
    4.4 几何精校正第18-19页
    4.5 遥感影像镶嵌与裁剪第19页
    4.6 图像增强第19-20页
    4.7 遥感影像解译第20-22页
5 LUCC分析及模型研建第22-38页
    5.1 LUCC分类系统第22页
    5.2 LUCC分析第22-28页
        5.2.1 1978年土地利用状况与分析第23-24页
        5.2.2 1989年土地利用状况与分析第24-25页
        5.2.3 1996年土地利用状况与分析第25页
        5.2.4 2006年土地利用状况与分析第25-26页
        5.2.5 2010土地利用状况与分析第26-28页
    5.3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转变特征分析第28-31页
        5.3.1 1978-1996年土地利用面积转移矩阵第28-29页
        5.3.2 1996-2010年土地利用面积转移矩阵第29-30页
        5.3.3 1978-2010年土地利用面积转移矩阵第30-31页
    5.4 LUCC模型研建第31-38页
        5.4.1 LUCC动态方程模型第31-34页
        5.4.2 结果与分析第34-38页
6 景观格局分析第38-50页
    6.1 景观指数选取第38-39页
    6.2 景观格局结构的分析第39-50页
        6.2.1 1978年景观格局结构的分析第39-40页
        6.2.2 1989年景观格局结构的分析第40-41页
        6.2.3 1996年景观格局结构的分析第41页
        6.2.4 2006年景观格局结构的分析第41-42页
        6.2.5 2010年景观格局结构的分析第42-43页
        6.2.6 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第43-50页
7 驱动力分析第50-53页
    7.1 人口与城镇化的影响第50-51页
    7.2 经济发展的影响第51页
    7.3 行政政策的导向作用第51-53页
结论第53-55页
    研究论点第53-54页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个人简介第60-61页
导师简介第61-62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阻材料Sr2-xRexFeMoO6的微波烧结法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家蚕乙醇脱氢酶基因及乙醇在蚕体内的代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