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碎片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导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状况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状况第14-16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2章 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碎片化”现状分析第18-31页
    2.1 相关概念第18-20页
        2.1.1 养老保险的概念第18页
        2.1.2 农民工的界定第18-20页
        2.1.3 “碎片化”含义第20页
    2.2 现行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第20-21页
    2.3 我国现行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碎片化”分析第21-31页
        2.3.1 城镇纳入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第21-24页
        2.3.2 独立运作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第24-25页
        2.3.3 综合保险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第25-28页
        2.3.4 “碎片化”养老保险模式比较第28-31页
第3章 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碎片化”问题与原因分析第31-35页
    3.1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碎片化”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3.1.1 制度的互济性较弱,导致不平等分配第31页
        3.1.2 制度衔接困难,统筹层次难以提高第31-32页
        3.1.3 制度种类多,增加财政成本第32页
        3.1.4 阻碍劳动力的流动,不利于社会安定第32页
    3.2 导致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碎片化”原因分析第32-35页
        3.2.1 农民工自身参保意识不强第33页
        3.2.2 现行政策中不合理制度制约着转移接续第33页
        3.2.3 二元体制和二元思维惯性使“碎片化”有增无减第33-34页
        3.2.4 缺乏整体的制度设计,保险立法缺失第34-35页
第4章 完善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第35-44页
    4.1 建立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定位和原则第35-36页
        4.1.1 制度定位第35-36页
        4.1.2 基本原则第36页
    4.2 完善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第36-41页
        4.2.1 以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第37-38页
        4.2.2 建立弹性的个人账户第38页
        4.2.3 取消允许退保的规定第38-39页
        4.2.4 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第39-40页
        4.2.5 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第40-41页
    4.3 相关配套措施第41-44页
        4.3.1 改革户籍制度,打破身份限制第41页
        4.3.2 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第41-43页
        4.3.3 加快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建设第43-44页
第5章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推进我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难点和对策研究
下一篇:实现养老保险制度转移接续后政府责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