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内蒙古草原区牧户草畜平衡决策行为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1.1 草原退化与草畜平衡政策的实施第16页
        1.1.2 草畜平衡政策失效及其原因第16-17页
        1.1.3 牧户对于草场退化和草畜平衡的认知第17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第18-19页
        1.3.1 研究目标第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第19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9-22页
        1.4.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2 技术路线第20-22页
    1.5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第22-23页
        1.5.1 论文创新点第22页
        1.5.2 论文不足第22-2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3-31页
    2.1 农牧户决策理论研究进展第23-25页
        2.1.1 效用概念的提出第23页
        2.1.2 理性决策理论第23-24页
        2.1.3 行为决策理论第24-25页
    2.2 行为经济学理论及主要原理第25-28页
        2.2.1 “有限理性”概念的提出及发展第25-26页
        2.2.2 前景理论第26-27页
        2.2.3 框架效应第27页
        2.2.4 禀赋效应、现状偏见和损失厌恶第27-28页
    2.3 牧户生产决策行为研究第28-29页
    2.4 牧户生产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第29-30页
    2.5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不同经济水平牧户草场趋同性及牧户调整适应行为研究第31-49页
    3.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第31-32页
        3.1.1 研究区概况第31页
        3.1.2 试验设计第31-32页
        3.1.3 试验内容及测定第32页
    3.2 不同经济水平牧户草场植被特征趋同性研究第32-41页
        3.2.1 主要植物种群高度第32-33页
        3.2.2 主要植物种群盖度第33页
        3.2.3 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第33-37页
        3.2.4 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第37-38页
        3.2.5 主要物种重要值第38-39页
        3.2.6 群落多样性指数第39-41页
    3.3 不同经济水平牧户草场土壤特征趋同性研究第41-46页
        3.3.1 机械组成第41-43页
        3.3.2 全氮和速效氮第43-44页
        3.3.3 全磷和速效磷第44-45页
        3.3.4 全钾和速效钾第45-46页
    3.4 牧户经济水平、草场载畜率与调整适应能力的关系第46-47页
    3.5 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牧户及草畜平衡决策行为的行为经济学分析第49-56页
    4.1 情景实验第49-50页
        4.1.1 实验对象第49页
        4.1.2 实验设计及程序第49-50页
    4.2 问卷调查第50页
    4.3 牧户及其草畜平衡决策行为的行为经济学分析第50-54页
        4.3.1 牧户个体第50-52页
        4.3.2 接羔行为第52页
        4.3.3 草场流转行为第52-53页
        4.3.4 出售牲畜行为第53-54页
        4.3.5 购买饲草料行为第54页
    4.4 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心理载畜率及其对牧户草畜平衡决策行为的影响第56-65页
    5.1 研究区概况第56-58页
        5.1.1 研究样区概况第56-57页
        5.1.2 研究县域概况第57-58页
    5.2 调研设计第58-59页
        5.2.1 抽样设计第58-59页
        5.2.2 调查内容第59页
    5.3 牧户心理载畜率的提出第59-60页
    5.4 牧户心理载畜率的具体认识第60-61页
    5.5 牧户超载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1-63页
    5.6 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牧户草畜平衡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5-80页
    6.1 接羔行为第65-69页
        6.1.1 影响牧户接羔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65-66页
        6.1.2 牧户接羔行为的影响因素假设第66页
        6.1.3 多元Logit模型相关理论第66-68页
        6.1.4 因变量和自变量的选取及定义第68页
        6.1.5 模型估计和结果分析第68-69页
    6.2 草场流转行为第69-72页
        6.2.1 影响牧户草场流转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69-70页
        6.2.2 建模思路第70页
        6.2.3 模型相关理论第70-71页
        6.2.4 因变量和自变量的选取及定义第71页
        6.2.5 模型估计和结果分析第71-72页
    6.3 出售牲畜行为第72-75页
        6.3.1 影响牧户出售牲畜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72-73页
        6.3.2 建模思路第73页
        6.3.3 模型相关理论第73页
        6.3.4 因变量和自变量的选取及定义第73-74页
        6.3.5 模型估计和结果分析第74-75页
    6.4 购买饲草料行为第75-78页
        6.4.1 影响牧户购买饲草料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75-76页
        6.4.2 建模思路第76页
        6.4.3 模型相关理论第76页
        6.4.4 因变量和自变量的选取及定义第76-77页
        6.4.5 模型估计和结果分析第77-78页
    6.5 小结第78-80页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第80-90页
    7.1 讨论第80-88页
        7.1.1 不同经济水平牧户草场生态状况趋同性分析第80-81页
        7.1.2 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的牧户草畜平衡决策行为分析第81-84页
        7.1.3 心理载畜率及影响牧户超载认知的因素第84-85页
        7.1.4 影响牧户草畜平衡决策行为的因素分析第85-86页
        7.1.5 草场超载及牧户草畜平衡决策行为的机制分析第86-87页
        7.1.6 基于心理载畜率的牧户适应性减畜调控策略探讨第87-88页
    7.2 结论第88-90页
        7.2.1 牧户草畜平衡行为中存在调整适应行为第88页
        7.2.2 牧户及其草畜平衡决策行为属有限理性第88页
        7.2.3 心理载畜率是牧户草畜平衡决策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第88-89页
        7.2.4 牧户草畜平衡决策行为受自然-社会-经济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9页
附录第99-10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4-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动态共价键构筑刺激响应性凝胶
下一篇:贸易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对就业和工资不平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