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偏氟乙烯基聚合物结构和电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3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电容相关理论第11-13页
    1.3 介电材料第13-19页
        1.3.1 高分子介电材料第13-15页
        1.3.2 无机铁电和反铁电陶瓷第15-18页
        1.3.3 金属氧化物介电材料第18页
        1.3.4 金刚石和类金刚石碳膜第18页
        1.3.5 玻璃及玻璃陶瓷第18-19页
        1.3.6 其他介电材料第19页
    1.4 偏氟乙烯基铁电聚合物第19-25页
    1.5 偏氟乙烯基聚合物在储能应用中的研究进展第25-28页
        1.5.1 偏氟乙烯基聚合物高能量密度和低损耗性能的研究进展第25-26页
        1.5.2 偏氟乙烯基聚合物极化反转的图像化研究第26-28页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3页
第二章 不同结晶过程下P(VDF-CTFE)与P(VDF-TrFE)共混物的结构和储能特征第33-56页
    2.1 引言第33-35页
    2.2 实验部分第35-37页
        2.2.1 样品制备第35-36页
        2.2.2 表征方法及仪器第36-3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7-52页
        2.3.1 通过PFM研究P(VDF-CTFE)与P(VDF-TrFE)共混物的相容性第37-41页
        2.3.2 P(VDF-CTFE)和P(VDF-TrFE)共混物的微结构第41-49页
        2.3.3 P(VDF-CTFE)和P(VDF-TrFE)共混物的电能密度和能效率第49-52页
    2.4 小结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第三章 通过PFM观察铁电高分子复合物能量释放动力学过程第56-66页
    3.1 引言第56-57页
    3.2 实验部分第57-58页
        3.2.1 样品制备第57页
        3.2.2 表征方法及仪器第57-5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8-64页
        3.3.1 P(VDF-TrFE-CFE)与PS共混超薄膜图案第58-60页
        3.3.2 P(VDF-TrFE-CFE)的放电畴松弛过程第60-63页
        3.3.3 铁电高分子畴松弛空间分辨图像第63-64页
    3.4 小结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6页
第四章 偏氟乙烯基铁电聚合物的等温结晶研究第66-75页
    4.1 引言第66-67页
    4.2 实验部分第67-68页
        4.2.1 样品制备第67页
        4.2.2 表征方法及仪器第67-6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8-74页
        4.3.1 第二单体CTFE对PVDF等温结晶的影响第68-70页
        4.3.2 不同含量的HFP单体对PVDF等温结晶的影响第70-72页
        4.3.3 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对P(VDF-CTFE)等温结晶的影响第72-74页
    4.4 小结第74页
    参考文献第74-75页
第五章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第75-77页
    5.1 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创新点第75-76页
    5.2 研究工作展望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熔镁炉专用嵌入式运行优化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下一篇:数字散斑相关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