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研究目标 | 第10-11页 |
1.3 采用的技术 | 第11-13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1.5 论文组织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需求分析 | 第15-27页 |
2.1 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角色需求 | 第15-16页 |
2.2 A级管理员角色需求举例 | 第16-19页 |
2.2.1 A级管理员平台功能管理 | 第17页 |
2.2.2 A级管理员平台栏目管理 | 第17-18页 |
2.2.3 A级管理员平台用户管理 | 第18页 |
2.2.4 A级管理员平台权限管理 | 第18-19页 |
2.3 监测站站长角色需求 | 第19-21页 |
2.3.1 监测站站长项目信息审核 | 第20页 |
2.3.2 监测站站长监测数据审核 | 第20-21页 |
2.3.3 监测站站长单位信息审核 | 第21页 |
2.3.4 非公开监测数据录入 | 第21页 |
2.4 科室工作人员角色需求 | 第21-23页 |
2.4.1 科室工作人员项目信息查询 | 第22页 |
2.4.2 科室工作人员监测数据查询 | 第22-23页 |
2.4.3 科室工作人员设台单位查询 | 第23页 |
2.5 监测站技术人员角色需求 | 第23-25页 |
2.5.1 技术人员项目信息维护 | 第24页 |
2.5.2 技术人员监测数据录入 | 第24-25页 |
2.5.3 技术人员设台单位管理维护 | 第25页 |
2.6 局领导角色需求说明 | 第25-26页 |
2.6.1 审核非公开监测数据 | 第25-26页 |
2.6.2 监督用户工作 | 第2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构架与数据库设计 | 第27-49页 |
3.1 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目标 | 第27-28页 |
3.2 监测数据资源共享技术构建方案 | 第28-30页 |
3.3 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操作环境 | 第30-31页 |
3.4 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系统结构 | 第31-33页 |
3.5 软件开发过程 | 第33-34页 |
3.6 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数据库概述 | 第34-35页 |
3.7 监测数据平台数据库逻辑物理数据模型 | 第35-43页 |
3.7.1 平台用户管理逻辑物理数据模型 | 第35-37页 |
3.7.2 设台单位管理逻辑物理数据管理模型 | 第37-38页 |
3.7.3 项目信息管理逻辑物理数据模型 | 第38页 |
3.7.4 用户权限管理逻辑物理数据模型 | 第38-39页 |
3.7.5 监测数据管理逻辑物理数据模型 | 第39-40页 |
3.7.6 监测比对标准管理逻辑物理数据模型 | 第40-41页 |
3.7.7 监测数据分析处理标准管理逻辑物理数据模型 | 第41-42页 |
3.7.8 附件逻辑管理物理数据模型 | 第42-43页 |
3.8 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数据库表说明 | 第43-48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应用软件功能实现 | 第49-60页 |
4.1 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功能结构图 | 第49页 |
4.2 监测数据平台功能划分 | 第49-50页 |
4.3 监测数据平台功能实现 | 第50-59页 |
4.3.1 登录界面 | 第50-51页 |
4.3.2 平台首页 | 第51-52页 |
4.3.3 监测数据平台维护 | 第52页 |
4.3.4 台站信息管理 | 第52-54页 |
4.3.5 监测数据管理 | 第54-55页 |
4.3.6 监测数据分析 | 第55-57页 |
4.3.7 监测数据查询 | 第57页 |
4.3.8 监测数据比对 | 第57-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0-62页 |
5.1 论文主要成果 | 第60-61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