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4080构建网络安全设备平台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1.1 产品平台设计方法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5 本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第15-18页 |
2.1 功能需求分析 | 第15-16页 |
2.1.1 防火墙 | 第15-16页 |
2.1.2 安全网关 | 第16页 |
2.1.3 VPN | 第16页 |
2.1.4 平台功能需求 | 第16页 |
2.2 安全需求分析 | 第16-17页 |
2.2.1 可信计算机要求 | 第16-17页 |
2.2.2 平台安全需求 | 第1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P4080 平台硬件设计 | 第18-22页 |
3.1 硬件原理设计 | 第18-19页 |
3.2 启动配置设计 | 第19-20页 |
3.3 存储设计 | 第20页 |
3.4 接口设计 | 第2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四章 P4080 平台系统安全启动设计与验证 | 第22-48页 |
4.1 系统安全启动技术 | 第22-25页 |
4.1.1 可信计算 | 第22-23页 |
4.1.2 信任链 | 第23-24页 |
4.1.3 数字签名 | 第24-25页 |
4.2 P4080的安全启动机制 | 第25-36页 |
4.2.1 可信结构 | 第25-32页 |
4.2.2 安全启动过程 | 第32-36页 |
4.3 系统安全启动设计 | 第36-45页 |
4.3.1 PBL启动过程 | 第37-41页 |
4.3.2 ISBC启动过程 | 第41-43页 |
4.3.3 Uboot映像制作 | 第43-44页 |
4.3.4 Uboot启动过程 | 第44-45页 |
4.4 系统安全启动验证 | 第45-47页 |
4.4.1 ISBC安全启动验证 | 第45-46页 |
4.4.2 Uboot安全启动验证 | 第46-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P4080平台高速总线交互协议设计与测试 | 第48-53页 |
5.1 P4080的高速总线 | 第48-49页 |
5.1.1 PCI-E总线 | 第48-49页 |
5.1.2 RapidIO总线 | 第49页 |
5.1.3 高速总线选择 | 第49页 |
5.2 硬件协处理器交互协议设计 | 第49-51页 |
5.3 硬件协处理器交互协议对比测试 | 第5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P4080平台网络数据处理设计与测试 | 第53-75页 |
6.1 虚拟机机制 | 第53-57页 |
6.1.1 虚拟化实现条件 | 第53-54页 |
6.1.2 CPU虚拟化 | 第54页 |
6.1.3 内存虚拟化 | 第54页 |
6.1.4 I/O虚拟化 | 第54-55页 |
6.1.5 典型虚拟化实现方式 | 第55-57页 |
6.2 P4080的多核与虚拟化架构 | 第57-58页 |
6.2.1 Hypervisor | 第58页 |
6.2.2 PAMU | 第58页 |
6.3 P4080的IPsecESP硬件实现机制 | 第58-67页 |
6.3.1 IPsec封装与解封装 | 第58-62页 |
6.3.2 IKE密钥协商函数 | 第62-65页 |
6.3.3 密钥安全存放机制 | 第65-67页 |
6.4 网络数据处理架构设计 | 第67-71页 |
6.4.1 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 第67-70页 |
6.4.2 IPsec-VPN实现架构设计 | 第70-71页 |
6.5 网络数据处理架构测试 | 第71-73页 |
6.5.1 系统软件架构对比测试 | 第71-73页 |
6.5.2 IPsec-VPN实现架构测试 | 第73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