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汝箕沟煤矿安全智能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4页
        1.1.1 我矿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现状第10页
        1.1.2 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第10-12页
        1.1.3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4-15页
        1.2.1 国内研究动态第14页
        1.2.2 国外研究动态第14-15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安排第15-16页
第二章 SI 平台相关技术分析第16-24页
    2.1 JSP 与 J2EE 简介第16-17页
        2.1.1 JSP第16页
        2.1.2 J2EE第16-17页
    2.2 SPRING 框架第17-18页
    2.3 HIBERNATE 框架第18-19页
    2.4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第19-23页
        2.4.1 数据仓库第19-20页
        2.4.2 数据挖掘第20-23页
    2.5 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汝箕沟煤矿安全智能管理平台的模型设计第24-32页
    3.1 汝箕沟煤矿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需求分析第24-25页
    3.2 汝箕沟矿安全智能管理平台建设目标第25-26页
    3.3 汝箕沟矿 SI 平台模型设计第26-31页
        3.3.1 SI 的物理架构第26-28页
        3.3.2 SI 的技术架构第28-29页
        3.3.3 SI 功能概要第29-30页
        3.3.4 SI 应用对象第30-31页
    3.4 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汝箕沟煤矿安全智能管理平台各程序模块设计第32-39页
    4.1 数据源集成管理设计第32-34页
        4.1.1 实时数据采集的设计第32页
        4.1.2 人工数据采集的设计第32-34页
    4.2 实时数据分析管理设计第34-36页
        4.2.1 多维分析设计第34页
        4.2.2 数据挖掘设计第34-36页
    4.3 重大危险源预测与预警设计第36页
    4.4 隐患诊断管理设计第36-37页
    4.5 隐患闭环管理设计第37页
    4.6 安全评价管理设计第37页
    4.7 决策支持管理设计第37-38页
        4.7.1 管理者驾驶舱设计第37页
        4.7.2 隐患信息分布设计第37-38页
        4.7.3 预警信息分布设计第38页
    4.8 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汝箕沟煤矿安全智能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实现第39-67页
    5.1 数据源集成管理第39-44页
        5.1.1 实时数据采集第39-41页
        5.1.2 手工数据采集第41-43页
        5.1.3 数据仓库第43-44页
    5.2 实时数据分析管理第44-55页
        5.2.1 多维分析第45-50页
        5.2.2 重大危险源预测与预警第50-55页
    5.3 隐患诊断管理第55-59页
        5.3.1 规则类型定义第57页
        5.3.2 专家规则库管理第57-58页
        5.3.3 安全规则库管理第58-59页
    5.4 隐患预警及处置管理第59-63页
        5.4.1 安全隐患等级管理第59页
        5.4.2 安全隐患类型维护第59页
        5.4.3 安全隐患专业维护第59-60页
        5.4.4 隐患预警方式管理第60页
        5.4.5 安全隐患记录管理第60页
        5.4.6 整改通知单管理第60-61页
        5.4.7 整改措施管理第61页
        5.4.8 整改验收管理第61-62页
        5.4.9 隐患及整改情况公示第62页
        5.4.10 隐患预案管理第62-63页
    5.5 安全评价与决策支持管理第63-66页
        5.5.1 安全评价管理第63-64页
        5.5.2 决策支撑管理第64-66页
    5.6 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汝箕沟煤矿安全智能管理平台的测试与综合评价第67-71页
    6.1 SI 平台的部署及测试环境第67-68页
        6.1.1 SI 平台的部署第67-68页
    6.2 SI 平台测试环境第68页
        6.2.1 软件环境第68页
        6.2.2 硬件环境第68页
    6.3 SI 平台测试情况与结果第68-70页
    6.4 小结第70-71页
第七章 结论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J2EE的音乐辅助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昆山市某高级中学成绩在线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