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问题与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 1.2.1 “保留派”观点 | 第12-13页 |
| 1.2.2 “调整派”观点 | 第13页 |
| 1.2.3 最新情况和研究态势 | 第13-14页 |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重点、难点 | 第15-16页 |
| 1.4.1 研究创新点 | 第15页 |
| 1.4.2 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 2.1 核心概念 | 第16页 |
| 2.1.1 人口政策的定义与分类 | 第16页 |
| 2.1.2 本论文所研究的人口政策的内涵 | 第16页 |
| 2.2 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 2.2.1 适度人口理论 | 第16-17页 |
| 2.2.2 人口优化理论 | 第17-18页 |
| 第三章 建国后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 | 第18-27页 |
| 3.1 放任生育时期 | 第18-19页 |
| 3.2 政策转变酝酿时期 | 第19-20页 |
| 3.3 控制人口思想出现反复时期 | 第20-21页 |
| 3.4 确定限制生育政策时期 | 第21-22页 |
| 3.5 丧失政策实施环境时期 | 第22页 |
| 3.6 全面推行“晚稀少”政策时期 | 第22-23页 |
| 3.7 一孩政策实施时期 | 第23-24页 |
| 3.8 地方计划生育条例形成时期 | 第24页 |
| 3.9 稳定低生育水平时期 | 第24-25页 |
| 3.10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时期 | 第25页 |
| 3.11 计划生育政策酝酿调整时期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我国人口政策的负面效应分析 | 第27-36页 |
| 4.1 直接导致生育率超快速下降 | 第27页 |
| 4.2 客观上导致对人口素质的忽视 | 第27-29页 |
| 4.3 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 | 第29-30页 |
| 4.4 独生子女家庭面临压力巨大 | 第30-32页 |
| 4.5 区别对待的民族生育政策存在弊端 | 第32-33页 |
| 4.6 人口老龄化形势异常严峻 | 第33-36页 |
| 第五章 我国现行人口政策的调整对策建议 | 第36-43页 |
| 5.1 逐步放开二胎政策 | 第36-37页 |
| 5.2 扭转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局面 | 第37-38页 |
| 5.3 稳定独生子女家庭结构 | 第38-39页 |
| 5.4 建立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 第39-40页 |
| 5.5 延迟退休年龄 | 第40-43页 |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