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 ·生物制氢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生物制氢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 ·生物制氢的发展 | 第12-13页 |
| ·生物制氢的方法 | 第13-18页 |
| ·生物制氢的研究方向 | 第18-19页 |
| ·蓝藻生物制氢的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 ·产氢蓝藻藻种的研究 | 第20-23页 |
| ·蓝藻产氢酶系统的研究 | 第23-25页 |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7页 |
| 2. 丝状蓝藻产氢藻种的筛选 | 第27-3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7-34页 |
| ·材料 | 第27-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 ·各藻种的生长情况比较 | 第34-35页 |
| ·各藻种的氢气产量比较 | 第35-37页 |
| ·讨论 | 第37-39页 |
| 3. 多变鱼腥藻 ATCC29413 产氢培养的调控 | 第39-6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 ·材料 | 第39页 |
| ·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1-62页 |
| ·不同培养方式对多变鱼腥藻 ATCC29413 生长及产氢的影响 | 第41-45页 |
| ·添加外源氮碳对多变鱼腥藻ATCC29413生长、异形胞分化及产氢的影响 | 第45-52页 |
| ·不同生长阶段的多变鱼腥藻 ATCC29413 藻细胞形态及产氢情况比较 | 第52-54页 |
| ·不同密闭环境对多变鱼腥藻ATCC29413 产氢的影响 | 第54-56页 |
| ·不同光照强度对多变鱼腥藻ATCC29413 产氢的影响 | 第56-58页 |
| ·不同培养基pH 值对多变鱼腥藻 ATCC29413 产氢的影响 | 第58-60页 |
| ·最佳产氢培养条件下的多变鱼腥藻ATCC29413 产氢的情况 | 第60-62页 |
| ·讨论 | 第62-67页 |
| ·改变培养方式对多变鱼腥藻ATCC29413 生长及产氢均有影响 | 第62页 |
| ·外源营养对多变鱼腥藻ATCC29413的生长、异形胞的分化及产氢均有影响 | 第62-64页 |
| ·不同生长阶段的多变鱼腥藻ATCC29413 产氢能力差异显著 | 第64页 |
| ·密闭产氢体系中气体成分对多变鱼腥藻ATCC29413产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第64-65页 |
| ·不同光照强度和培养基pH值对多变鱼腥藻ATCC29413产氢的影响 | 第65页 |
| ·多变鱼腥藻ATCC29413 最优产氢培养条件参数的确定 | 第65-67页 |
| 4. 总结与展望 | 第67-71页 |
| ·在空气环境下10 个丝状蓝藻中多变鱼腥藻 ATCC29413 产氢能力较强 | 第67页 |
| ·振荡培养和氩气环境可提高多变鱼腥藻 ATCC29413 的产氢能力 | 第67-68页 |
| ·诱导多变鱼腥藻 ATCC29413 分化出更多异形胞并不能提高其产氢量 | 第68页 |
| ·高光强和高pH 值对多变鱼腥藻 ATCC29413 产氢不利 | 第68-69页 |
| ·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 致谢 | 第77-79页 |
| 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