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

600MPa级高强钢筋用钢成分与控冷工艺的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引言第14-15页
2 文献综述第15-45页
    2.1 国内外钢筋研究现状第15-19页
        2.1.1 国外钢筋发展现状第15-16页
        2.1.2 国内钢筋发展水平第16-19页
    2.2 HRB600高强钢筋概况第19-22页
        2.2.1 HRB600高强钢筋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要求第19-20页
        2.2.2 HRB600高强钢筋的应用前景第20-21页
        2.2.3 HRB600高强钢筋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2.3 高强钢筋的强韧化机理第22-26页
        2.3.1 固溶强化(Solid solution strengthening)第22-23页
        2.3.2 沉淀强化(Precipitation strengthening)第23-24页
        2.3.3 细晶强化(Grain refinement strengthening)第24-25页
        2.3.4 位错强化(Dislocation strengthening)第25-26页
    2.4 微合金化及其在高强钢筋生产中的应用第26-33页
        2.4.1 微合金化机理概述第26-27页
        2.4.2 微合金元素在钢筋中的作用第27-33页
    2.5 控轧控冷工艺及其在高强钢筋生产中的应用第33-42页
        2.5.1 控轧控冷工艺的机理第33-34页
        2.5.2 控轧控冷四阶段第34-36页
        2.5.3 控制轧制要素第36-38页
        2.5.4 控制冷却要素第38-42页
    2.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42-45页
3 600 MPa级高强钢筋用钢中平衡析出相的热力学计算第45-59页
    3.1 600 MPa级高强钢筋用钢(0.23V-0.019N)热力学计算结果第45-49页
    3.2 不同钒含量钢中平衡析出相的热力学计算结果第49-52页
    3.3 不同氮含量钢中平衡析出相的热力学计算结果第52-56页
    3.4 钒元素在600MPa级高强钢筋用钢奥氏体中的固溶规律第56-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4 等温相变规律及晶内铁素体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和机理研究第59-74页
    4.1 等温相变规律研究第59-62页
        4.1.1 JMatPro软件介绍及计算模型第59-60页
        4.1.2 等温转变曲线计算结果与分析第60-61页
        4.1.3 不同等温温度下钢的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第61-62页
    4.2 晶内铁素体形成的动力学过程第62-70页
        4.2.1 不同等温时间后钢的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第62-65页
        4.2.2 钒含量对等温不同时间后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第65-67页
        4.2.3 氮含量对等温不同时间后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第67-70页
    4.3 晶内铁素体的形成机理研究第70-73页
    4.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5 轧后冷却速率对钢显微组织、V(C,N)析出行为和铁素体相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第74-97页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75-77页
        5.1.1 动态连续冷却过程中热模拟工艺制定第75页
        5.1.2 显微组织和析出相的观察与分析第75-76页
        5.1.3 显微硬度及微观力学性能测定第76页
        5.1.4 动态连续冷却曲线测定第76-77页
    5.2 轧后冷却速率对钢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第77-89页
        5.2.1 轧后冷却速率对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第77-84页
        5.2.2 轧后冷却速率对钢显微硬度的影响第84-85页
        5.2.3 动态CCT曲线测定结果与分析第85-89页
    5.3 轧后冷却速率对钢中V(C,N)析出行为和铁素体相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第89-95页
        5.3.1 轧后冷却速率对钢中V(C,N)析出行为的影响第89-93页
        5.3.2 轧后冷却速率对钢中铁素体相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第93-95页
    5.4 本章小结第95-97页
6 控冷终止温度对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第97-112页
    6.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97-99页
    6.2 不同控冷终止温度对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第99-101页
        6.2.1 不同控冷终止温度对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第99-100页
        6.2.2 不同控冷终止温度对钢性能的影响第100-101页
    6.3 钒含量对不同控冷终止温度下钢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101-106页
        6.3.1 钒含量对不同控冷终止温度下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第101-105页
        6.3.2 钒含量对不同控冷终止温度下钢性能的影响第105-106页
    6.4 氮含量对不同控冷终止温度下钢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106-110页
        6.4.1 氮含量对不同控冷终止温度下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第106-109页
        6.4.2 氮含量对不同控冷终止温度下钢性能的影响第109-110页
    6.5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7 在中试条件下对V-N微合金化600MPa级高强钢筋用钢控冷工艺的研究第112-148页
    7.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112-115页
        7.1.1 控轧控冷工艺制定第112-113页
        7.1.2 显微组织与析出相的观察与分析第113-114页
        7.1.3 力学性能测试第114-115页
    7.2 轧后控冷工艺对钢显微组织、V(C,N)析出行为及性能的研究第115-126页
        7.2.1 轧后控冷工艺对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第115-117页
        7.2.2 轧后控冷工艺对V(C,N)析出行为的影响第117-120页
        7.2.3 轧后控冷工艺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第120-126页
    7.3 钒含量对不同轧后控冷工艺下钢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第126-135页
        7.3.1 钒含量对不同轧后控冷工艺下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第126-128页
        7.3.2 钒含量对不同轧后控冷工艺下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第128-135页
    7.4 氮含量对不同轧后控冷工艺下钢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第135-146页
        7.4.1 氮含量对不同轧后控冷工艺下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第135-138页
        7.4.2 不同氮含量对钢中铁素体相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第138-140页
        7.4.3 氮含量对不同轧后控冷工艺下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第140-146页
    7.5 本章小结第146-148页
8 结论第148-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2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62-16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细晶Q&P钢的组织控制及其演变规律
下一篇:316L不锈钢再钝化行为规律及其钝化膜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