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水文学论文--海洋动力学论文

台风过程中风浪、风暴潮及漫滩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区域概况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7页
        1.3.1 风场数值模拟第11-13页
        1.3.2 波浪数值模拟第13-15页
        1.3.3 风暴潮数值模拟第15-16页
        1.3.4 波流耦合模型综述第16-17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7-18页
第2章 模型简介第18-32页
    2.1 中尺度WRF大气模式第18-22页
        2.1.1 WRF大气模式综述第18-19页
        2.1.2 控制方程第19-20页
        2.1.3 客观分析方法(OBSGRID)第20-22页
        2.1.4 四维数据同化(FDDA)第22页
    2.2 风浪模式SWAN第22-25页
        2.2.1 SWAN模式综述第22-23页
        2.2.2 控制方程第23页
        2.2.3 模型物理过程处理第23-25页
    2.3 潮流模型ADCIRC第25-27页
        2.3.1 模型简介第25页
        2.3.2 控制方程第25-26页
        2.3.3 模型特性分析第26-27页
    2.4 SWAN+ADCIRC耦合模型第27-32页
        2.4.1 波流耦合模型的发展第27-29页
        2.4.2 SWAN+ADCIRC耦合模型简介第29页
        2.4.3 耦合原理第29-30页
        2.4.4 耦合过程第30-32页
第3章 台风风场模拟第32-54页
    3.1 风暴过程简介第32-33页
    3.2 WRF大气模式应用第33-48页
        3.2.1 风场计算区域第33-34页
        3.2.2 模拟原始数据第34-35页
        3.2.3 模型物理参数化方案第35-36页
        3.2.4 模型设置第36页
        3.2.5 微物理过程及积云参数化方案比选第36-42页
        3.2.6 SST对台风模拟路径及强度的影响第42-46页
        3.2.7 四维数据同化(FDDA)的应用第46-48页
    3.3“威马逊”台风风场分析第48-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4章 风浪、增减水及漫滩模拟第54-77页
    4.1 计算区域及网格划分第54-55页
    4.2 模式设置第55-56页
    4.3 模拟结果验证第56-58页
        4.3.1 潮位验证第56-57页
        4.3.2 波浪要素验证第57-58页
    4.4 波高分布第58-63页
    4.5 增减水分布第63-67页
    4.6 波浪对风暴潮增水影响研究第67-71页
    4.7 风暴潮漫滩数值模拟研究第71-76页
        4.7.1 数字高程数据第71-72页
        4.7.2 漫滩研究区域网格处理第72页
        4.7.3 漫滩区域底摩擦系数第72-75页
        4.7.4 风暴潮漫滩模拟结果第75-76页
    4.8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5章 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对风暴潮灾害影响评估第77-87页
    5.1 台风强度增加对风暴潮灾害影响评估第77-82页
        5.1.1 藤田—高桥台风模型第78-79页
        5.1.2 台风中心最低气压第79页
        5.1.3 最大风速半径第79页
        5.1.4 台风路径选取第79-81页
        5.1.5 未来气候条件下铺前湾地区漫滩情况第81-82页
    5.2 海平面上升对风暴潮灾害影响评估第82-86页
        5.2.1 海平面上升对风浪的影响第83-84页
        5.2.2 海平面上升对风暴潮增水的影响第84-85页
        5.2.3 海平面上升对漫滩的影响第85-86页
    5.3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6.1 结论第87-88页
    6.2 问题和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倾斜流与剪切流中柔性立管涡激振动数值模拟
下一篇:变化环境下滦河流域干旱等级预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