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基于LEACH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算法的研究与改进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1页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11-13页
2 无线传感器网络第13-20页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第13页
    2.2 传感器节点结构组成第13-15页
        2.2.1 网络体系结构第13-14页
        2.2.2 传感器节点结构组成第14-15页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特点第15-16页
    2.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研究第16-18页
        2.4.1 概述第16页
        2.4.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特点第16-17页
        2.4.3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介绍第17-18页
        2.4.4 两种类型路由协议的分析比较第18页
    2.5 本章小结第18-20页
3 LEACH协议的研究第20-28页
    3.1 网络模型与能量模型第20-22页
        3.1.1 LEACH协议的网络模型第20-21页
        3.1.2 LEACH协议的能量模型第21-22页
    3.2 LEACH协议的算法实现第22-24页
        3.2.1 成簇阶段第22-23页
        3.2.2 稳定阶段第23-24页
    3.3 LEACH算法的优缺点第24-26页
        3.3.1 LEACH算法的优点第24-25页
        3.3.2 LEACH算法的缺点第25-26页
    3.4 改进版LEACH算法第26-27页
    3.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4 基于LEACH的改进算法LEACH-FLM第28-39页
    4.1 LEACH-FLM的模型选择第28-33页
        4.1.1 网络模型第28-29页
        4.1.2 移动模型第29-32页
        4.1.3 能量模型第32-33页
    4.2 模糊逻辑算法第33-34页
        4.2.1 算法介绍第33页
        4.2.2 算法的理论基础第33-34页
    4.3 LEACH-FLM协议第34-38页
        4.3.1 LEACH-FLM协议介绍第34-35页
        4.3.2 LEACH-FLM协议的算法实现第35-38页
    4.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5 LEACH-FLM算法仿真与分析第39-50页
    5.1 仿真准备第39-40页
        5.1.1 对照组的选取第39页
        5.1.2 实验衡量标准第39-40页
        5.1.3 仿真环境设置第40页
    5.2 死亡节点的数量第40-44页
    5.3 剩余能量的总和第44-47页
    5.4 基站中分组数的总和第47-49页
    5.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0-52页
    6.1 全文总结第50页
    6.2 未来展望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分块卷积的大图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优化
下一篇:红花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型脂肪肝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