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22页 |
1.1 三元叶轮叶片 | 第7-9页 |
1.1.1 三元叶轮叶片概述 | 第7-8页 |
1.1.2 三元叶轮叶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8-9页 |
1.2 激光近净成形功能梯度材料 | 第9-19页 |
1.2.1 激光近净成形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2 功能梯度材料的概念、应用及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1.2.3 激光近净成形功能梯度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2 激光近净成形SS316/Ni20/Fe90功能梯度材料基础实验 | 第22-34页 |
2.1 实验条件 | 第22-25页 |
2.1.1 激光近净成形实验系统 | 第22-24页 |
2.1.2 激光近净成形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2.2 激光近净成形SS316/Ni20梯度薄壁结构 | 第25-29页 |
2.2.1 不同成分比例SS316/Ni20复合材料薄壁结构 | 第25-28页 |
2.2.2 SS316/Ni20成分梯度薄壁结构 | 第28-29页 |
2.3 激光近净成形Ni20/Fe90梯度薄壁结构 | 第29-31页 |
2.3.1 不同成分比例Ni20/Fe90梯度薄壁结构 | 第29-31页 |
2.3.2 Ni20/Fe90成分梯度薄壁结构 | 第31页 |
2.4 梯度路径的选择及成形SS316/Ni20/Fe90功能梯度薄壁结构 | 第31-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不同成分比例SS316/Ni20/Fe90微观组织演变 | 第34-54页 |
3.1 不同成分比例SS316/Ni20微观组织演变 | 第34-43页 |
3.1.1 不同成分比例SS316/Ni20相组成 | 第34-35页 |
3.1.2 不同成分比例SS316/Ni20微观形貌 | 第35-40页 |
3.1.3 SS316/Ni20复合材料开裂机理分析 | 第40-43页 |
3.2 不同成分比例Ni20/Fe90微观组织演变 | 第43-49页 |
3.2.1 不同成分比例Ni20/Fe90相组成 | 第43-44页 |
3.2.2 不同成分比例Ni20/Fe90微观形貌 | 第44-49页 |
3.3 梯度结构元素分布和显微硬度分布 | 第49-53页 |
3.3.1 沿成分梯度方向的元素分布 | 第49-51页 |
3.3.2 沿成分梯度方向的显微硬度分布 | 第51-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4 SS316/Ni20/Fe90功能梯度薄壁件的摩擦磨损及耐腐蚀性分析 | 第54-67页 |
4.1 摩擦磨损性能 | 第54-59页 |
4.1.1 不同成分比例下的摩擦系数 | 第54-56页 |
4.1.2 不同成分比例下的磨损量 | 第56-57页 |
4.1.3 不同成分比例下的磨损面微观形貌 | 第57-59页 |
4.2 耐腐蚀性能 | 第59-66页 |
4.2.1 不同成分比例下的极化曲线及对应的自腐蚀电流和自腐蚀电压 | 第60-61页 |
4.2.2 不同成分比例下腐蚀面形貌分析 | 第61-6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5 激光近净成形SS316/Ni20/Fe90功能梯度叶片 | 第67-77页 |
5.1 叶片模型处理 | 第67-73页 |
5.2 激光近净成形功能梯度三元叶片 | 第73-7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