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敏感气藏水平井排水采气工艺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7-9页 |
1.2.1 储层压力敏感性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2.2 水平井排水采气工艺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3 压力敏感气藏水平井排采工艺问题分析 | 第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第2章 压力敏感气藏渗流特征 | 第12-20页 |
2.1 压力敏感性研究 | 第12-15页 |
2.1.1 压力敏感性一般规律 | 第12-14页 |
2.1.2 压力敏感影响因素分析 | 第14-15页 |
2.2 滑脱效应 | 第15-19页 |
2.2.1 单一气体的滑脱效应 | 第15-17页 |
2.2.2 气液两相流动时的滑脱效应 | 第17-19页 |
2.3 压力敏感气藏启动压力 | 第19-20页 |
第3章 压力敏感气藏水平井产能预测 | 第20-48页 |
3.1 压力敏感气藏单相水平井产能 | 第20-26页 |
3.2 压力敏感气藏气水两相水平井产能 | 第26-31页 |
3.3 考虑井筒压降的水平井产能 | 第31-41页 |
3.3.1 井筒单相流体压降计算方法 | 第32-34页 |
3.3.2 水平井井筒气水两相压降计算 | 第34-39页 |
3.3.3 模型求解 | 第39-41页 |
3.4 实例计算 | 第41-48页 |
3.4.1 水平井产能计算 | 第41-45页 |
3.4.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5-48页 |
第4章 压力敏感气藏水平井合理排采制度研究 | 第48-59页 |
4.1 影响压力敏感气井排采效果的主要因素 | 第48页 |
4.2 合理配产 | 第48-57页 |
4.2.1 经验法 | 第49页 |
4.2.2 节点分析法 | 第49页 |
4.2.3 临界携液法 | 第49-57页 |
4.3 动液面控制 | 第57-59页 |
4.3.1 恒定动液面排采控制 | 第58页 |
4.3.2 变动液面排采控制 | 第58-59页 |
第5章 压力敏感气藏水平井排采工艺与软件研制 | 第59-83页 |
5.1 排液采气工艺对比分析 | 第59-62页 |
5.1.1 优选管柱排水采气 | 第59-60页 |
5.1.2 气举排水采气 | 第60页 |
5.1.3 电潜泵排水采气 | 第60-61页 |
5.1.4 射流泵排水采气 | 第61页 |
5.1.5 抽油机排水采气 | 第61-62页 |
5.1.6 泡沫排水采气 | 第62页 |
5.2 压力敏感气藏水平井排水采气技术的选择 | 第62-72页 |
5.2.1 机抽排采初期设计思路 | 第62-64页 |
5.2.2 机抽排采初期参数设计公式 | 第64-69页 |
5.2.3 机抽排采后期调频控制过程 | 第69-72页 |
5.3 软件研制与应用 | 第72-83页 |
5.3.1 软件主要功能 | 第72-75页 |
5.3.2 实例计算 | 第75-83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