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数字电视技术和多模机顶盒综述 | 第9-11页 |
1.3 国内机顶盒现状分析和广电双模机顶盒的需求 | 第11-12页 |
1.4 TV OS操作系统在国内广电市场的应用和前景 | 第12-13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论文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产品需求分析与硬件方案选型 | 第15-23页 |
2.1 双模机顶盒硬件系统总体架构 | 第15-18页 |
2.1.1 传统DVB-C单模机顶盒系统架构和功能 | 第15-16页 |
2.1.2 DVB-C+OTT双模机顶盒系统架构和功能 | 第16-17页 |
2.1.3 DVB-C+OTT双模机顶盒硬件架构选择 | 第17-18页 |
2.2 双模机顶盒硬件系统需求分析 | 第18-20页 |
2.2.1 双模机顶盒硬件接口要求 | 第18-20页 |
2.2.2 双模机顶盒解码格式要求 | 第20页 |
2.3 双模机顶盒电路板需求分析 | 第20-22页 |
2.3.1 电路板整体布局 | 第21页 |
2.3.2 主板需求分析 | 第21-22页 |
2.4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双模机顶盒硬件系统设计 | 第23-48页 |
3.0 硬件系统设计总体方案 | 第23-26页 |
3.0.1 CPU平台选择 | 第23-25页 |
3.0.2 双模机顶盒硬件整体设计 | 第25-26页 |
3.1 最小系统设计 | 第26-38页 |
3.1.1 SDRAM内存选型和电路设计 | 第26-31页 |
3.1.2 FLASH内存选型和电路设计 | 第31-34页 |
3.1.3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第34-38页 |
3.2 调谐电路设计 | 第38-39页 |
3.2.1 调谐器电路设计 | 第38-39页 |
3.3 解调电路设计 | 第39-40页 |
3.4 Smart Card智能卡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3.5 音视频输出电路设计 | 第41-45页 |
3.5.1 HDMI输出电路 | 第41-43页 |
3.5.2 L/R模拟双声道音频输出电路 | 第43-45页 |
3.6 网络接口电路设计 | 第45-46页 |
3.6.1 有线10/100M网口电路 | 第45页 |
3.6.2 外接无线网络模块接口 | 第45-46页 |
3.7 外围接口电路设计 | 第46-47页 |
3.7.1 红外接收 | 第46页 |
3.7.2 LED显示 | 第46-47页 |
3.8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机顶盒关键视频业务流程及实现 | 第48-56页 |
4.1 概述 | 第48页 |
4.2 TV OS操作系统概述 | 第48-50页 |
4.3 机顶盒关键视频业务流程实现 | 第50-54页 |
4.3.1 关键流程1:机顶盒APP接入互联网电视平台并完成用户鉴权 | 第50-52页 |
4.3.2 关键流程2:用户媒体内容订购播放流程 | 第52-53页 |
4.3.3 关键流程3:DVB-C CA互通和业务使用 | 第53-54页 |
4.3.3.1 CA组件依赖的支撑组件 | 第54页 |
4.3.3.2 与其它组件的通信以及与应用框架的对接 | 第54页 |
4.4 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和验证 | 第56-63页 |
5.1 概述 | 第56页 |
5.2 输入信号与解调性能测试 | 第56-57页 |
5.2.1 测量框图和步骤 | 第56-57页 |
5.2.2 测量测试结果 | 第57页 |
5.3 视频幅频特性测试 | 第57-59页 |
5.3.1 测量框图和步骤 | 第57-58页 |
5.3.2 测量测试结果 | 第58-59页 |
5.4 音频幅频特性测试 | 第59-60页 |
5.4.1 测量框图和步骤 | 第59页 |
5.4.2 测量测试结果 | 第59-60页 |
5.5 其它重要测试结论 | 第60-61页 |
5.5.1 功能要求测试结果 | 第60-61页 |
5.5.2 EPG基本要求测试结果 | 第61页 |
5.5.3 连续不间断工作性能测试结果 | 第61页 |
5.6 测试仪表 | 第61-62页 |
5.7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3-64页 |
主要结论 | 第63页 |
尚存问题及建议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缩略词索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