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工程基础科学论文--水力学论文--管流水力学论文

基于水—气二相流—固耦合模型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水-气二相流模型研究状况第11-12页
        1.2.2 水-气二相流-固耦合研究进展状况第12-14页
        1.2.3 充气法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状况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非饱和土的基本理论第18-24页
    2.1 非饱和土的简介第18-19页
    2.2 非饱和土中的渗流理论第19-20页
    2.3 非饱和土中固体骨架的力学性质第20-23页
        2.3.1 应力变量第20-21页
        2.3.2 运动平衡方程第21-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人工充气法现场试验第24-38页
    3.1 现场试验工程概况第24页
        3.1.1 工程简介第24页
        3.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第24页
    3.2 现场试验设计方案第24-28页
        3.2.1 方案设计第24-25页
        3.2.2 试验方法与仪器第25-28页
    3.3 现场试验实施第28-29页
        3.3.1 现场试验施工要求第28-29页
        3.3.2 地表变形监测项目第29页
        3.3.3 数据采集项目第29页
    3.4 充气压力控制第29-30页
    3.5 监测数据结果分析第30-35页
        3.5.1 试验区地表变形监测第30-31页
        3.5.2 试验区土压力监测第31-32页
        3.5.3 试验区孔隙水压力监测第32-33页
        3.5.4 压缩空气流量监测第33-34页
        3.5.5 地表的变形机理分析第34-35页
    3.6 现场试验的结论及建议第35-36页
    3.7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人工充气法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第38-66页
    4.1 FLAC3D简介第38-42页
        4.1.1 FLAC3D软件特点第38-39页
        4.1.2 FLAC3D基本原理第39-41页
        4.1.3 FLAC3D建模的基本过程第41-42页
    4.2 TOUGH2简介第42-46页
        4.2.1 空间和时间离散第43页
        4.2.2 TOUGH2模块结构介绍第43-45页
        4.2.3 TOUGH2中EOS3模块简介第45页
        4.2.4 TOUGH2输入文件第45-46页
    4.3 FLAC-TOUGH下的松弛耦合第46-51页
        4.3.1 耦合网格模型的建立过程第47-48页
        4.3.2 耦合关系式第48-49页
        4.3.3 耦合程序第49-51页
    4.4 水-气二相流-固耦合模型的建立及求解第51-55页
        4.4.1 耦合网格模型的建立第51-52页
        4.4.2 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第52-54页
        4.4.3 耦合模型初始条件第54-55页
    4.5 结果分析第55-60页
        4.5.1 气相饱和度和孔隙压力分析第55-56页
        4.5.2 地面隆起情况分析第56-58页
        4.5.3 空气损失情况和有效应力分析第58-59页
        4.5.4 耦合过程应力场和渗流场相关图第59-60页
    4.6 耦合模型敏感性分析第60-65页
        4.6.1 改变充气时间第60-62页
        4.6.2 改变充气压力第62-63页
        4.6.3 改变灌入介质第63-65页
    4.7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6-70页
    5.1 结论第66-67页
    5.2 展望第67-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u(Ⅱ)/Ln(Ⅲ)异价稀土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和荧光、磁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复式断面弯道湍流结构大涡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