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论文--挡水坝论文--土石坝(当地材料坝、填筑坝)论文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坝料动参数反演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发展及现状第10页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0-12页
2 土石坝动力有限元计算理论第12-18页
    2.1 引言第12页
    2.2 沈珠江概化模型第12-14页
    2.3 结构动力方程的求解第14-16页
    2.4 阻尼阵的确定第16页
    2.5 土石坝动力有限元求解步骤第16-17页
    2.6 小结第17-18页
3 目标函数第18-22页
    3.1 引言第18页
    3.2 目标函数的建立方法第18-19页
    3.3 反应谱的计算方法第19-21页
    3.4 小结第21-22页
4 粒子群算法及MPI并行计算第22-45页
    4.1 引言第22页
    4.2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第22-26页
        4.2.1 粒子群算法的起源第22-23页
        4.2.2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第23-24页
        4.2.3 粒子群算法的流程第24页
        4.2.4 粒子群算法的参数改进方法第24-26页
    4.3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第26-35页
        4.3.1 变异粒子群算法第26-27页
        4.3.2 简化粒子群算法第27-28页
        4.3.3 蛙跳简化粒子群算法第28-29页
        4.3.4 分级粒子群算法第29-30页
        4.3.5 模式降维粒子群算法第30-31页
        4.3.6 试验与分析第31-35页
    4.4 并行计算第35页
    4.5 MPI概述第35-36页
    4.6 MPI通信模式第36-38页
    4.7 MPI并行程序的基本模式第38-39页
    4.8 MPI并行程序设计第39-40页
        4.8.1 MPI的基本函数第39-40页
        4.8.2 MPI程序设计步骤第40页
        4.8.3 并行程序设计注意事项第40页
    4.9 并行粒子群优化算法第40-44页
        4.9.1 多种群并行粒子群算法第40-41页
        4.9.2 并行粒子群算法第41-42页
        4.9.3 并行计算和串行计算的效率比较第42-44页
    4.10 小结第44-45页
5 正交试验分析参数的敏感性第45-59页
    5.1 引言第45页
    5.2 正交实验方法概述第45-46页
        5.2.1 正交试验起源和发展第45页
        5.2.2 正交实验原理和特点第45-46页
    5.3 正交表第46-47页
        5.3.1 正交表的特点和性质第46-47页
        5.3.2 正交表的选用原则第47页
        5.3.3 因素的安排原则第47页
    5.4 正交试验分析方法第47-48页
    5.5 正交试验确定目标函数第48-58页
        5.5.1 理想坝体模型第48-49页
        5.5.2 输入的地震波第49-50页
        5.5.3 反演结果确定目标函数第50-54页
        5.5.4 正交试验确定目标函数第54-56页
        5.5.5 验证反演参数第56-58页
    5.6 小结第58-59页
6 基于加速度反应谱的土石坝动力参数反演第59-90页
    6.1 引言第59页
    6.2 二维鲤鱼潭坝料动参数反演第59-75页
        6.2.1 工程概况第59-60页
        6.2.2 计算模型第60页
        6.2.3 静力计算第60-62页
        6.2.4 坝料的动力参数反演分析第62-71页
        6.2.5 验证反演参数第71-75页
    6.3 鲤鱼潭三维和二维有限元模型反演对比研究第75-89页
        6.3.1 坝体测点布置第75-76页
        6.3.2 坝体有限元模型第76-77页
        6.3.3 静力计算第77-79页
        6.3.4 坝料动力参数反演分析第79-87页
        6.3.5 三维和二维模型结果对比分析第87-89页
    6.4 小结第89-90页
7 结论与展望第90-91页
    7.1 结论第90页
    7.2 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93-94页
致谢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微震监测的高陡边坡渗透特性演化与渗流场分析
下一篇:浇筑式、碾压式与组合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