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20页 |
一、选题由来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学术史综述 | 第11-18页 |
(一)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二)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一章 二战前美国印第安人教育政策回顾 | 第20-50页 |
一、“文明开化”—平等伙伴:建国初期—1887年 | 第20-26页 |
(一)“文明开化”政策的背景 | 第20-24页 |
(二)“文明开化”政策的内容 | 第24-25页 |
(三)印第安人教育的发展 | 第25-26页 |
二、“强制同化”—白强印弱:1887年—1928年 | 第26-38页 |
(一)强制同化教育政策的背景 | 第27-30页 |
(二)强制同化教育政策的内容 | 第30-35页 |
(三)强制同化教育政策的失败及评价 | 第35-38页 |
三、“鼓励自决”—尊重他族:1928年—1941年 | 第38-50页 |
(一)教育新政的背景 | 第39-43页 |
(二)教育新政的内容 | 第43-49页 |
(三)教育新政的影响 | 第49-50页 |
第二章 教育回归同化: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 | 第50-71页 |
一、二战期间的印第安人教育 | 第50-56页 |
(一)印第安人对战争的反应 | 第50-53页 |
(二)印第安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 第53-56页 |
二、教育同化政策 | 第56-67页 |
(一)社会背景 | 第56-62页 |
(二)教育同化 | 第62-67页 |
三、同化政策的影响 | 第67-71页 |
(一)印第安民族精神依托丧失 | 第67-69页 |
(二)印第安文化发展再次受阻 | 第69页 |
(三)印第安民族自决意识增强 | 第69-71页 |
第三章 教育走向自决:20世纪60年代 | 第71-87页 |
一、教育自决的背景 | 第71-73页 |
(一)黑人民权运动的榜样力量 | 第71页 |
(二)印第安人的积极行动 | 第71-72页 |
(三)多元文化的深入发展 | 第72-73页 |
二、政府政策的调整 | 第73-77页 |
(一)肯尼迪政府时期 | 第73-75页 |
(二)约翰逊政府时期 | 第75-77页 |
三、教育自决的内容 | 第77-83页 |
(一)尊重印第安人文化 | 第77-79页 |
(二)参与自身教育 | 第79-83页 |
四、教育自决的影响 | 第83-87页 |
(一)积极意义 | 第83-84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84-87页 |
第四章 20世纪 40-60年代美国印第安人教育政策的评价 | 第87-95页 |
一、教育政策演变的特点 | 第87-89页 |
(一)与美国印第安人政策密切相关 | 第87-88页 |
(二)不稳定性与摇摆性 | 第88页 |
(三)部落自治——教育管理权的回归 | 第88-89页 |
二、教育政策的影响 | 第89-93页 |
(一)积极影响 | 第89-93页 |
(二)消极影响 | 第93页 |
三、美国印第安人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势 | 第93-95页 |
结语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