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文

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本文创新点第17-18页
第2章 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文明的一般理论论证第18-24页
    2.1 人类中心主义概述第18-20页
        2.1.1 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涵义第18-19页
        2.1.2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自然观的体现第19页
        2.1.3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人际观的体现第19-20页
        2.1.4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第20页
    2.2 生态文明概述第20-24页
        2.2.1 生态文明的基本涵义第20-21页
        2.2.2 人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第21-22页
        2.2.3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第22页
        2.2.4 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第22-24页
第3章 旧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第24-31页
    3.1 旧人类中心主义概述第24-25页
        3.1.1 旧人类中心主义的含义与特征第24页
        3.1.2 旧人类中心主义分类第24-25页
    3.2 旧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第25-28页
    3.3 旧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第28-31页
        3.3.1 旧人类中心主义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确立第28-29页
        3.3.2 旧人类中心主义不利于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第29页
        3.3.3 旧人类中心主义不利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第29-31页
第4章 新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第31-39页
    4.1 新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涵义第31页
    4.2 新旧人类中心主义的联系与区别第31-32页
        4.2.1 新旧人类中心主义的联系第31-32页
        4.2.2 新旧人类中心主义的区别第32页
    4.3 新人类中心主义提出的依据第32-33页
    4.4 新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分析第33-36页
        4.4.1 新人类中心主义在主体上具有合理性第33-35页
        4.4.2 新人类中心主义在时间上具有合理性第35页
        4.4.3 新人类中心主义在空间上具有合理性第35-36页
    4.5 新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第36-39页
        4.5.1 正确界定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第36-37页
        4.5.2 促进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第37页
        4.5.3 促进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第37-39页
第5章 以新人类中心主义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第39-44页
    5.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第39-40页
    5.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第40-41页
    5.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原则第41页
    5.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第41-42页
    5.5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融入“五位一体”发展格局第42-44页
结论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玛纳斯县棉花生产面源污染治理的农户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海水中放射性探测的蒙特卡洛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