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21页 |
第一章 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行动认知 | 第21-29页 |
1.1 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素解剖 | 第21-24页 |
1.1.1 践行的主体 | 第22页 |
1.1.2 践行的客体 | 第22-23页 |
1.1.3 践行的中介 | 第23页 |
1.1.4 践行的目的 | 第23-24页 |
1.2 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呈现 | 第24-29页 |
1.2.1 意志力不坚 | 第24-25页 |
1.2.2 责任感弱化 | 第25-26页 |
1.2.3 价值内化不足 | 第26-27页 |
1.2.4 多元文化冲击 | 第27-29页 |
第二章 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行动理论借鉴 | 第29-35页 |
2.1 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行动理论释义 | 第29-31页 |
2.1.1 铺垫自我认同的行动基础 | 第29-30页 |
2.1.2 强化家庭教育的感性熏陶 | 第30页 |
2.1.3 突出学校教育的理性支持 | 第30-31页 |
2.1.4 强化公共传媒的引导发动 | 第31页 |
2.2 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行动条件把握 | 第31-35页 |
2.2.1 目的合理性的物质条件 | 第31-32页 |
2.2.2 价值合理性的精神条件 | 第32页 |
2.2.3 情感教育的心理条件 | 第32-33页 |
2.2.4 传统习俗的基础条件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行动对策设计 | 第35-43页 |
3.1 完善法律制度,保障目的合理 | 第35-36页 |
3.2 加强理论教育,培育价值理性 | 第36-38页 |
3.3 强化心理调适,突出情感激励 | 第38-40页 |
3.4 凝聚传统共识,促进行为习练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