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引言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2-26页 |
第二章 试验设计 | 第26-34页 |
2.1 试验地点及材料 | 第26页 |
2.2 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27-29页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9-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铅胁迫下水分处理对小桐子的调控效应 | 第34-44页 |
3.1 对小桐子生物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 对小桐子各部位含铅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3.3 对小桐子有效提取量及修复效果的影响 | 第37-39页 |
3.4 对小桐子叶片SOD、POD活性的影响 | 第39-41页 |
3.5 对小桐子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3.6 对小桐子叶水势的影响 | 第42-4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铅胁迫下氮处理对小桐子的调控效应 | 第44-54页 |
4.1 对小桐子生物量的影响 | 第44-46页 |
4.2 对小桐子幼树形态特征的影响 | 第46-49页 |
4.3 对小桐子根区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 对小桐子各器官含Pb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4.5 对小桐子修复Pb污染土壤的效果 | 第51-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铅胁迫下水氮交互处理对小桐子的调控效应 | 第54-70页 |
5.1 不同处理对小桐子株高、茎粗的影响 | 第54-56页 |
5.2 不同处理对小桐子各器官含水率的影响 | 第56-58页 |
5.3 不同处理对小桐子各器官Pb含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5.4 不同处理对小桐子有效提取量及富集效果的影响 | 第59-61页 |
5.5 不同处理对小桐子生物量及蒸散量的影响 | 第61-63页 |
5.6 不同处理对小桐子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63-65页 |
5.7 小桐子植株生长的动态变化 | 第65-67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目录 | 第82-84页 |
附录B:试验照片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