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气象学论文--海洋与大气的相互关系论文

基于LES的海洋上层对日循环热通量作用的响应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表第8-11页
1 绪论第11-23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海洋上混合层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 海气通量的研究现状第16-21页
        1.3.1 海气热通量第17-19页
        1.3.2 海气动量通量第19-21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1-23页
        1.4.1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4.2 本文创新点第22-23页
2 海洋上层理论及大涡模拟第23-34页
    2.1 海洋上层的基本理论第23-29页
        2.1.1 混合层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3-25页
        2.1.2 混合层的湍流机制第25-27页
        2.1.3 混合层深度的定义方法第27-29页
    2.2 大涡数值模拟第29-33页
        2.2.1 基本思想第29-30页
        2.2.2 大涡模拟的滤波函数第30页
        2.2.3 控制方程第30-31页
        2.2.4 大涡模拟湍封闭模式及涡扩散模型第31-32页
        2.2.5 大涡模拟的策略第32-33页
    2.3 小结第33-34页
3 海洋上层响应的模拟第34-55页
    3.1 模型的建立第34-41页
        3.1.1 控制方程第34-37页
        3.1.2 热通量的添加第37-39页
        3.1.3 参数设置第39-41页
    3.3 日循环热通量模拟结果及分析第41-45页
        3.3.1 垂向速度分析第42-44页
        3.3.2 湍流耗散率分析第44-45页
    3.4 日循环加风应力模拟结果及分析第45-49页
        3.4.1 边界条件的施加第46-47页
        3.4.2 模拟结果分析第47-49页
    3.5 两组实验的对比第49-54页
        3.5.1 垂向速度第49-51页
        3.5.2 温度第51-52页
        3.5.3 混合层深度第52-54页
    3.6 小结第54-55页
4 总结及展望第55-57页
    4.1 全文总结第55-56页
    4.2 工作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作者简历及在校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O2体系和KFH体系的动力学性质研究
下一篇:Quintessence围绕Reissner-N(?)rdstrom黑洞的熵与Ho(?)ava引力下Park黑洞的Dirac似正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