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纳米结构光学模式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9-13页 |
1.1.1 表面等离激元 | 第9-11页 |
1.1.2 光学塔姆态 | 第11-13页 |
1.2.有机太阳能电池光束缚机制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第13-16页 |
1.3 本次工作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吸收性能的计算方法——传输矩阵法 | 第17-20页 |
第3章 单模态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理论分析 | 第20-39页 |
3.1 无光束缚机制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计算 | 第20-25页 |
3.2 引入微腔模式实现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增强 | 第25-30页 |
3.2.1 微腔模式的激发 | 第25-27页 |
3.2.2 引入微腔模式的太阳能电池 | 第27-30页 |
3.3 引入光学塔姆态实现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增强 | 第30-38页 |
3.3.1 光学塔姆态的激发 | 第30-35页 |
3.3.2 引入光学塔姆态的太阳能电池 | 第35-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塔姆-微腔杂化模式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39-47页 |
4.1 塔姆-微腔杂化模式的理论分析 | 第39-44页 |
4.2 塔姆-微腔杂化模式的实验研究 | 第44-47页 |
第5章 总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