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概述 | 第12-24页 |
一、概念 | 第12页 |
二、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类型 | 第12-15页 |
三、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 第15-20页 |
(一)萌芽期——碎片化内容的兴起(2008-2014) | 第15-16页 |
(二)爆发期——各大网站百家争鸣(2015-2016) | 第16-20页 |
(三)完善期——提高节目品质(2017) | 第20页 |
四、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现状 | 第20-24页 |
(一)节目类型多元 | 第21页 |
(二)受众范围增加 | 第21-22页 |
(三)传播方式迅速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泛娱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 第24-29页 |
一、“泛娱乐化”的内涵 | 第24-26页 |
(一)什么是“泛娱乐化” | 第24页 |
(二)“泛娱乐化”现象的具体表现 | 第24-25页 |
(三)在综艺节目中“泛娱乐化”的界定 | 第25-26页 |
二、“泛娱乐化”产生的背景 | 第26页 |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26页 |
(二)大众需求的嬗变 | 第26页 |
三、“泛娱乐化”产生的原因 | 第26-29页 |
(一)社会原因——盲目迎合受众需求 | 第26-27页 |
(二)经济原因——对节目效益的一味追逐 | 第27页 |
(三)法律原因——网络监管制度的不全面 | 第27-28页 |
(四)技术原因——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分享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泛娱乐化”产生的负面影响 | 第29-39页 |
一、文化道德娱乐化的影响——误导社会认知 | 第29-33页 |
(一)享乐主义 | 第29-30页 |
(二)拜金主义 | 第30-32页 |
(三)极端的个人主义 | 第32-33页 |
二、审美标准娱乐化的影响——扭曲审美认知 | 第33-34页 |
(一)迷恋外在美 | 第33页 |
(二)追逐中性美 | 第33-34页 |
三、伦理关系娱乐化的影响——违背中华传统 | 第34-36页 |
(一)性价值观偏差 | 第34-35页 |
(二)婚姻观念误导 | 第35-36页 |
四、社会历史娱乐化的影响——史实肆意亵渎 | 第36-39页 |
(一)戏说历史事件 | 第36-37页 |
(二)背离历史真相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 | 第39-47页 |
一、政府监管加强 | 第39-41页 |
(一)规范化节目内容 | 第39页 |
(二)加强网络节目内容监管 | 第39-40页 |
(三)实施收看者分级制度 | 第40-41页 |
二、制作理念的更新 | 第41-44页 |
(一)受众分众高端定制 | 第41-43页 |
(二)多平台联手合作创新 | 第43页 |
(三)高品质节目反向输出 | 第43-44页 |
三、创作团队素质的提升 | 第44-47页 |
(一)专业技能提高 | 第44-45页 |
(二)社会责任感加强 | 第45页 |
(三)传统媒介人才引进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