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8页 |
1.1 电离辐射中电子与分子的相互作用 | 第9-10页 |
1.1.1 电子与物质的直接作用和共振作用 | 第9-10页 |
1.1.1.1 直接作用 | 第9-10页 |
1.1.1.2 共振作用 | 第10页 |
1.2 DNA的背景知识 | 第10-14页 |
1.2.1 DNA的结构 | 第11-12页 |
1.2.2 DNA的表达、损伤和修复 | 第12-13页 |
1.2.3 细胞分裂和死亡 | 第13-14页 |
1.3 铂类抗癌药物 | 第14-17页 |
1.3.1 顺铂与DNA的作用机理 | 第15-17页 |
1.3.2 铂类药物的未来展望 | 第17页 |
1.4 低能电子诱导DNA损伤的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1.4.1 辐射过程中低能电子的产生 | 第18页 |
1.4.2 低能电子与DNA相互作用 | 第18-21页 |
1.4.3 低能电子导致DNA的损伤研究 | 第21-23页 |
1.4.3.1 低能电子-DNA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5 铂类药物的化放联合治疗研究 | 第23-26页 |
1.5.1 低能电子和顺铂的协同作用对DNA分子损伤研究 | 第23-25页 |
1.5.2 CRT治疗的体外细胞(invitro)研究 | 第25页 |
1.5.3 CRT治疗的动物实验结果 | 第25-26页 |
1.6 本文立题依据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8-39页 |
2.1 试剂与仪器 | 第28-30页 |
2.1.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30-39页 |
2.2.1 提取DNA | 第30-31页 |
2.2.1.1 培养大肠杆菌 | 第30页 |
2.2.1.2 质粒DNA的提取 | 第30-31页 |
2.2.2 表征质粒DNA | 第31-32页 |
2.2.2.1 质粒DNA的浓度及纯度的测定 | 第31页 |
2.2.2.2 质粒DNA的组成及校正因子 | 第31-32页 |
2.2.3 生物酶对DNA损伤的检测 | 第32页 |
2.2.4 DNA分子膜的制备 | 第32-33页 |
2.2.5 顺铂-DNA分子膜的制备 | 第33-34页 |
2.2.5.1 顺铂与DNA暗反应 | 第33页 |
2.2.5.2 制备顺铂-DNA分子膜 | 第33-34页 |
2.2.6 低能电子辐射实验 | 第34-35页 |
2.2.6.1 低能电子发射器 | 第34页 |
2.2.6.2 低能电子辐射实验 | 第34-35页 |
2.2.6.3 样品膜回收及回收率的确定 | 第35页 |
2.2.7 DNA损伤表征 | 第35-36页 |
2.2.7.1 凝胶电泳分离不同形态DNA | 第35-36页 |
2.2.7.2 荧光扫描成像分析 | 第36页 |
2.2.8 对比实验设计 | 第36-39页 |
2.2.8.1 辐射—药物作用实验 | 第36-37页 |
2.2.8.2 药物作用—辐射实验 | 第37-39页 |
第三章 药物与辐射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 第39-68页 |
3.1 DNA的表征 | 第39-41页 |
3.1.1 浓度和纯度的测定 | 第39-40页 |
3.1.2 校正因子f | 第40-41页 |
3.2 酶活性曲线 | 第41-42页 |
3.2.1 Fpg酶活性曲线 | 第41-42页 |
3.2.2 Nth酶活性曲线 | 第42页 |
3.3 5 eV电子与药物的协同作用对DNA的损伤 | 第42-53页 |
3.3.1 辐射(5 eV)-药物作用(8:1)实验 | 第42-47页 |
3.3.2 药物作用(8:1)—辐射(5 eV)实验 | 第47-49页 |
3.3.3 辐射(5 eV)-药物作用(16:1)实验 | 第49-51页 |
3.3.4 药物作用(16:1)—辐射(5 eV)实验 | 第51-53页 |
3.4 10 eV电子与药物的协同作用对DNA的损伤 | 第53-61页 |
3.4.1 辐射(10 eV)-药物作用(8:1)实验 | 第53-55页 |
3.4.2 药物作用(8:1)—辐射(10 eV)实验 | 第55-57页 |
3.4.3 辐射(10 eV)-药物作用(16:1)实验 | 第57-59页 |
3.4.4 药物作用(16:1)—辐射(10 eV)实验 | 第59-61页 |
3.5 辐射和药物的协同作用机理 | 第61-68页 |
3.5.1 LS有效产率变化规律 | 第63-64页 |
3.5.2 SSB有效产率变化规律 | 第64-65页 |
3.5.3 DSB有效产率变化规律 | 第65-66页 |
3.5.4 机理讨论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附录 | 第77-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个人简历 | 第91-92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