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掺杂型尖晶石催化单过硫酸盐去除水中双酚A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概述第12-14页
        1.1.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来源以及种类第12-13页
        1.1.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危害第13-14页
    1.2 双酚A(BPA)概述第14-18页
        1.2.1 BPA的应用第14-15页
        1.2.2 水环境中BPA的来源第15页
        1.2.3 BPA的危害第15-16页
        1.2.4 水环境中BPA处理方法第16-18页
    1.3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第18-21页
        1.3.1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的原理第18页
        1.3.2 活化硫酸盐产生硫酸根自由基的方法第18-20页
        1.3.3 尖晶石活化过硫酸盐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1-24页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1.4.2 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4-30页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24-25页
    2.2 表征测试方法及仪器第25-26页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25页
        2.2.2 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分析第25页
        2.2.3 比表面积(BET)分析第25-26页
        2.2.4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6页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26页
        2.2.6 磁饱和强度(VSM)分析第26页
        2.2.7 程序升温还原(TPR)分析第26页
    2.3 分析方法第26-27页
        2.3.1 双酚A的检测第26-27页
        2.3.2 金属离子的检测第27页
        2.3.3 催化剂等电点(pHPZC)的测定第27页
        2.3.4 催化剂表面羟基浓度的测定第27页
    2.4 催化PMS降解BPA的实验第27-29页
        2.4.1 实验过程第27-28页
        2.4.2 实验方法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掺杂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效果第30-36页
    3.1 催化剂的制备第30-31页
    3.2 不同掺杂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第31-35页
        3.2.1 Co_x Mg_(1-x) Fe_2O_4催化PMS降解实验第31-32页
        3.2.2 Co_x Mn_(1-x) Fe_2O_4催化PMS降解实验第32-33页
        3.2.3 Cux Mn_(1-x) Fe_2O_4催化PMS降解实验第33-34页
        3.2.4 Co_x Ni_(1-x)Fe_2O_4催化PMS降解实验第34-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催化剂Co_x Ni_(1-x)Fe_2O_4的表征第36-48页
    4.1 表面形貌分析第36-37页
    4.2 催化剂元素分析第37-38页
    4.3 比表面积分析第38-40页
    4.4 晶形结构分析第40-41页
    4.5 元素价态分析第41-45页
    4.6 磁性分析第45-46页
    4.7 氧化还原能力分析第46-47页
    4.8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Co0.2Ni0.8Fe_2O_4的催化实验第48-58页
    5.1 投量对BPA去除率的影响第48-49页
    5.2 PMS浓度对BPA去除率的影响第49-50页
    5.3 BPA浓度对BPA去除率的影响第50-51页
    5.4 溶液初始pH值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第51-53页
    5.5 温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第53-54页
    5.6 离子对BPA去除率的影响第54-56页
    5.7 催化剂的稳定及重复利用性第56-57页
    5.8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6章 Co0.2Ni0.8Fe_2O_4催化PMS降解BPA机理第58-66页
    6.1 磷酸盐影响实验第58-59页
    6.2 催化体系自由基实验第59-60页
    6.3 催化前后XRD分析第60-61页
    6.4 催化前后XPS分析第61-64页
    6.5 催化反应机理推测第64-65页
    6.6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田三元采出水氧化降粘及聚合物降解机理研究
下一篇:B10铜镍合金化学转化膜制备工艺及耐蚀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