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10区三维地震资料构造精细解释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 第11-13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3-26页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13-20页 |
2.1.1 区域构造概况 | 第13-14页 |
2.1.2 区域地层发育特征 | 第14-20页 |
2.2 勘探开发历程 | 第20-23页 |
2.2.1 勘探历程 | 第20-22页 |
2.2.2 开发历程 | 第22-23页 |
2.3 开发现状 | 第23-25页 |
2.4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三维连片地震资料构造精细解释 | 第26-56页 |
3.1 研究区资料情况 | 第26页 |
3.2 地质层位标定及反射特征 | 第26-29页 |
3.2.1 地质层位标定 | 第26-29页 |
3.2.2 地层反射特征 | 第29页 |
3.3 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 | 第29-33页 |
3.3.1 层位解释 | 第29-30页 |
3.3.2 断层解释 | 第30-33页 |
3.4 断裂分布特征 | 第33-35页 |
3.4.1 断层的剖面组合样式 | 第33-34页 |
3.4.2 断层的平面组合样式 | 第34-35页 |
3.5 速度分析与变速成图 | 第35-41页 |
3.5.1 速度分析与时深转换方法 | 第35-36页 |
3.5.2 速度场建立 | 第36-37页 |
3.5.3 连片变速成图 | 第37-41页 |
3.6 构造特征分析 | 第41-56页 |
3.6.1 断裂分级研究 | 第41-53页 |
3.6.2 不同级次断裂期次划分 | 第53-56页 |
第四章 低级序断层及微构造地震解释 | 第56-75页 |
4.1 低级序断层概述 | 第56-57页 |
4.2 低级序断层的识别 | 第57-62页 |
4.3 低级序断层的分布特征 | 第62-64页 |
4.3.1 低级序断层的剖面分布特征 | 第62-63页 |
4.3.2 低级序断层的平面分布特征 | 第63-64页 |
4.4 低级序断层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 第64-68页 |
4.5 油田微构造研究 | 第68-75页 |
4.5.1 油田微构造概述 | 第68-72页 |
4.5.2 微构造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 第72-73页 |
4.5.3 微构造对油井生产的控制 | 第73-75页 |
第五章 断裂的控储作用 | 第75-87页 |
5.1 断裂与开发现状分析 | 第75-77页 |
5.2 断裂与岩溶作用 | 第77-78页 |
5.3 断裂对不同部位储集体的控制作用 | 第78-87页 |
5.3.1 东部S92构造带 | 第78-81页 |
5.3.2 南部T707井区 | 第81-82页 |
5.3.3 T728断隆带 | 第82-84页 |
5.3.4 T738中深部储集体发育区 | 第84-8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