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当前网路安全态势 | 第11-12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相关研究工作 | 第12-17页 |
1.2.1 脆弱性评估方法 | 第12-14页 |
1.2.2 攻击图技术 | 第14-16页 |
1.2.3 网络安全风险计算方法 | 第16-17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面向贝叶斯攻击图的网络安全要素建模 | 第19-31页 |
2.1 网络安全要素模型化表示 | 第19-24页 |
2.1.1 网络安全要素建模需求分析 | 第19页 |
2.1.2 网络安全要素模型化表示 | 第19-24页 |
2.2 攻击图模型扩展 | 第24-28页 |
2.3 基于贝叶斯攻击图的脆弱性评估框架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贝叶斯攻击图生成算法 | 第31-44页 |
3.1 贝叶斯网络概述 | 第31-33页 |
3.2 攻击图构建技术 | 第33-35页 |
3.3 贝叶斯攻击图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 第35-36页 |
3.4 结合贝叶斯攻击图的攻击节点概率生成算法 | 第36-43页 |
3.4.1 攻击成功不确定性概率获取 | 第37-38页 |
3.4.2 环境因素不确定性概率获取 | 第38-40页 |
3.4.3 威胁状态因素不确定性概率获取 | 第40-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基于贝叶斯攻击图的脆弱性分析评估 | 第44-52页 |
4.1 脆弱性评估方法及局限性 | 第44-46页 |
4.2 基于贝叶斯攻击图的攻击概率计算算法 | 第46-48页 |
4.2.1 网络威胁定量评估计算流程 | 第46-48页 |
4.2.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Gibbs采样推理方法 | 第48页 |
4.3 基于贝叶斯攻击图的原子攻击分析算法 | 第48-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脆弱性分析评估实验及分析 | 第52-61页 |
5.1 实验环境 | 第52-56页 |
5.2 攻击仿真及攻击图生成 | 第56-58页 |
5.3 Gibbs近似采样推理及统计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1-63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