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利用CUDA技术实现的深度包检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基本概念介绍第10-18页
    1.3 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 论文的组织第19-21页
第2章 基于SDCH的DPI算法的设计实现以及改进第21-41页
    2.1 算法介绍第21页
    2.2 算法解析第21-33页
        2.2.1 Off-line阶段第21-29页
        2.2.2 On-line阶段第29-33页
    2.3 算法伪代码第33-37页
        2.3.1 根据模式构造DAWG第33-34页
        2.3.2 比特并行编码第34-36页
        2.3.3 预处理字典第36-37页
        2.3.4 检测匹配第37页
    2.4 利用CUDA改进算法第37-41页
        2.4.1 CPU下性能的瓶颈第37-38页
        2.4.2 GPU下的改进第38页
        2.4.3 GPU下shift-and算法的具体实现第38-41页
第3章 Glushkov自动机并特并行方法的CUDA改进第41-49页
    3.1 算法介绍第41页
    3.2 算法的并行化设计第41-44页
        3.2.1 单模式第41-43页
        3.2.2 多模式第43-44页
    3.3 算法如何在GPU中工作第44-45页
    3.4 算法伪代码第45-48页
        3.4.1 CPU下构造Glushkov自动机第45-46页
        3.4.2 GPU下匹配算法第46-48页
    3.5 算法分析第48-49页
第4章 算法正确性及性能测试第49-55页
    4.1 基于SDCH字典压缩的多模式匹配算法部分第49-52页
        4.1.1 测试的目的第49页
        4.1.2 测试环境及数据第49页
        4.1.3 测试正确性第49-50页
        4.1.4 测试模式数量与长度对算法效率的影响第50-51页
        4.1.5 验证利用CUDA改进的效果第51-52页
    4.2 Glushkov自动机比特并行方法的CUDA改进部分第52-55页
        4.2.1 测试目的第52页
        4.2.2 测试环境第52-53页
        4.2.3 测试数据第53页
        4.2.4 测试结果第53-55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8页
    5.1 全文总结第55页
    5.2 今后工作的展望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社会网络用户差异度预测不信任关系
下一篇:基于无线手持系统的网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