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生态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8页 |
一、问题提出和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三、学术史回顾 | 第11-15页 |
四、文章结构 | 第15-16页 |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第一章 刘基生平与思想来源 | 第18-33页 |
第一节 刘基的生平 | 第18-26页 |
一、历史中的刘基 | 第18-22页 |
二、被“神化”的刘基 | 第22-26页 |
第二节 刘基生态思想的来源 | 第26-33页 |
一、刘基与儒家思想 | 第27-28页 |
二、刘基与道家思想 | 第28-31页 |
三、刘基与佛教思想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刘基的自然生态思想 | 第33-49页 |
第一节“造物无心”的天道自然观 | 第34-36页 |
第二节 万物有“性” | 第36-38页 |
第三节“人为天地之盗” | 第38-49页 |
一、“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 第38-41页 |
二、“圣人之盗” | 第41-49页 |
第三章 刘基的社会生态思想 | 第49-57页 |
第一节 “父慈子孝”的父子情 | 第49-51页 |
第二节 “上贤下顺”的君民情 | 第51-53页 |
第三节 “兄友弟恭”的兄弟情 | 第53-55页 |
第四节 “益者三友”的朋友情 | 第55-56页 |
第五节 “天下贵大同”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刘基的精神生态思想 | 第57-64页 |
第一节 简朴克欲的人生理念 | 第57-61页 |
一、廉洁反贪的官场生活 | 第58-59页 |
二、崇简抑奢的物质生活 | 第59-61页 |
第二节 进退有度的人生智慧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后记 | 第72-73页 |